健康消费热潮下,创新原料的获批速度也在明显加快。
7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布2025年第4号《关于D-阿洛酮糖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此次获批的“三新食品”涵盖5款新食品原料、9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以及6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
其中5款新食品原料分别为酿酒酵母CNCM I-3799、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La80、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LMG 11588、透明质酸钠(提取法)及历时5年终于获批的D-阿洛酮糖。
“赤藓糖醇的最佳替代品”
01
公开资料显示,D-阿洛酮糖是一种六碳酮糖,少量天然存在于无花果、小麦、猕猴桃等食品中,因此又得名“无花果糖”。正常状态下D-阿洛酮糖呈白色粉末状,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其甜度与蔗糖接近,但热量仅为后者的十分之一,具备低GI值特性。且在口感方面,D-阿洛酮糖也与蔗糖近似,能够与含有氨基的化合物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呈味、呈色物质,赋予其独特的风味。
与当下最火热的代糖原料赤藓糖醇相比,D-阿洛酮糖的甜度与前者接近,但它的安全性更高,耐受量也更大,因此一度被欧美学者视为是“赤藓糖醇的最佳替代品”。
得益于低糖、低热、低GI值等功能优势,D-阿洛酮糖在普通食品及功能性食品等领域均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在饮料中添加阿洛酮糖可以降低糖分含量,同时保持甜味;在烘焙食品中使用阿洛酮糖可以改善产品的色泽和口感;而在营养健康食品中,阿洛酮糖在血糖管理、体重管理、运动营养等细分赛道拥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据公告内容,此次获批产品D-阿洛酮糖系通过微生物发酵法或酶转化法生产制成,推荐食用量为≤20克/天。鉴于D-阿洛酮糖在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资料不足,从风险预防原则考虑,上述人群不宜食用。
多家本土企业“摩拳擦掌”
03
截至目前,D-阿洛酮糖已在全球多个国家被批准为食品成分,包括日本、墨西哥、加拿大、韩国、美国和澳新等,其中美国是全球最早批准D-阿洛酮糖应用的国家。
《智研咨询》的一份报告中提到,2024年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达到1.47亿美元,至2032年全球阿洛酮糖产业规模有望增至4.36亿美元。另据FMI预测,我国D-阿洛酮糖市场在原料获批后增速将快于全球市场,到2030年有望达到1.17亿美元,在全球市场中的比重超过25%。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超过20家企业布局D-阿洛酮糖产业,主要包括微元合成、保龄宝、金达威、百龙创园、三元生物、中粮生物、河南飞天、华康生物、福洋生物、中大恒源、福宽生物、金禾实业、淇县兴业、天津怡和、豫鑫糖醇、山东谷雨、山东金宸、吉林吉奥、西王糖业、正燊生物等。
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阿洛酮糖合计产能约为3.42万吨左右,其潜在产能或超过28.61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