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市场新闻 > 正文
母婴店宣传“药浴”、无证“治鼻炎”被罚!别让“乱调理”毁了行业!
行业编辑:林夕
2025年07月04日 13:53来源于:中童观察
分享:

近日,两则针对母婴店违规经营的处罚通报引发行业关注。

某地母婴店在美团平台使用“小儿咳嗽yao浴”宣传语,因暗示医疗效果被罚1300元;

另一母婴店更因无资质开展“处方中药”鼻腔治疗服务,被重罚5万元并没收涉案药品。这两起事件,为行业内部分打着“调理”旗号、实则进行非法诊疗的门店敲响了警钟。

1
“擦边球”宣传与非法诊疗

触碰法律红线

宣传“药浴”被罚:第一家母婴店在平台使用“小儿咳嗽yao浴”宣传语(“yao”让人联想到“药”),易使消费者误认为其具备治疗功能。因无法提供医疗资质证明,该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七条关于禁止非医疗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的规定,被处1300元罚款。

无证“治鼻炎”遭重罚:第二家母婴店问题更为严重。其不仅陈列相关产品、设置“鼻炎调理”项目,更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操作人员无医师资质的情况下,擅自开展“处方中药”鼻腔外用治疗。这已构成非法行医,被依法处以5万元罚款并没收药品。

2
“调理”外衣下的风险与市场乱象

这些受罚门店,正是行业里部分号称“调理门店”的典型代表。它们往往以“调理”、“保健”为名,行诊断、治疗之实,模糊了母婴产品零售与专业医疗服务的界限,不仅违法,更潜藏巨大健康风险。

行业人士对此类现象深表忧虑:“这类门店的存在对市场秩序是种伤害。合法经营、凭优质产品和服务‘分蛋糕’无可厚非,但靠打擦边球,甚至非法诊疗来‘硬销售’,只会扰乱市场价格、破坏行业生态。”

长期来看,这会诱导消费者形成非理性比价和“捡便宜”心态,陷入恶性循环,最终损害的是整个母婴行业的信誉和健康发展。

3
强合规、守底线

母婴行业正向发展必由之路

事件清晰传递了监管信号:

1.严守广告合规:非医疗机构在宣传中,严禁使用疾病治疗功能描述及任何易与药品、医疗器械混淆的医疗用语。“调理”、“保健”宣传也需严谨,避免暗示疗效。

2.诊疗必须持证:提供任何形式的疾病诊断、治疗服务,必须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医师资质。母婴店的核心定位应是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和专业育儿指导,而非替代专业医疗机构。

3.回归专业本位:鼓励门店聚焦于婴幼儿用品零售、科学喂养咨询、生长发育监测(非诊断)、育儿知识普及等核心、合法业务,以专业、安全、可靠的服务赢得消费者信赖。

4
合规方能行远

两次处罚是警醒,更是行业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的重要契机。

母婴行业关乎下一代健康,责任重于泰山。只有所有从业者时刻绷紧合规之弦,守住合法经营底线,坚决摒弃“擦边球”思维和非法诊疗行为,将精力专注于提升产品品质与专业服务能力,才能共同维护清朗、健康的行业生态,赢得消费者的长久信任,推动整个行业沿着积极、阳光的轨道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合规,是母婴行业行稳致远的基石,也是赢得未来的唯一正道。

中童观察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