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虽秋高气爽,却是宝宝积食高发季。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吃不下饭、腹胀、睡不踏实等问题,多是积食所致。了解积食信号、找对原因,才能科学应对。
01
宝宝积食的两大类信号
1.消化系统信号:
食欲异常:对爱吃的食物提不起兴趣,甚至拒食;
腹部不适:小肚子发硬,按压时宝宝哭闹或表现出不适,且常伴随“咕噜咕噜”的肠鸣音;
口气与排便异常:嘴边有食物酸腐味,大便要么便秘(好几天不排),要么腹泻且夹杂未消化食物残渣。
2.全身表现预警:
睡眠差:夜里翻来覆去、频繁夜醒哭闹,即“胃不和则卧不安”;
舌苔与体温异常:舌头覆盖厚白或黄苔,手心脚心发烫但体温正常(积食化热表现);
情绪波动:变得烦躁易怒,或精神萎靡、没精打采。
02
秋季宝宝积食的四大诱因
1,盲目贴秋膘
家长认为“夏耗需补”,顿顿安排红烧肉、排骨汤,甚至强迫吃炖羊肉、阿胶羹等难消化食物,超出宝宝脾胃消化能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2,脾胃适应能力弱
秋季气温下降,冷空气刺激使宝宝脾胃运化变慢,加上其脾胃本就发育不完善、消化酶不足,饮食稍不注意就易“罢工”。
3,季节病影响
秋季流感、轮状病毒、支气管炎高发,宝宝生病时消化功能下降,若仍按平时食量喂高蛋白、高油脂食物,易致食物滞留肠胃。
4,不良习惯叠加
秋季夜晚变长,部分家长让宝宝饭后马上睡;天气转凉后户外活动减少,宝宝久坐或躺卧时间多,食物在胃里“滞留”久、难消化。
03
预防宝宝秋季积食的三个关键
1.合理喂养:拒绝“贴秋膘”误区
根据宝宝月龄和消化能力调整饮食,添加山药、莲子、百合等秋季新食材时循序渐进;不强迫喂食,宝宝拒食时观察舌苔厚、口气重等积食信号,不盲目补滋补食物。
2.培养良好习惯:吃好、玩好、睡好
固定吃饭时间,不边吃边玩、边吃边看电视,让肠胃形成规律消化节奏;饭后半小时适当活动(如室内爬行、搭积木),睡前1小时不进食;控制午睡和夜间睡眠时长,避免影响肠胃蠕动。
3.增强体质:让脾胃“强壮”
天气晴朗时多带宝宝户外活动(如公园散步、晒太阳),促进新陈代谢和免疫力;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重点做好腹部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脾胃,减少感冒、腹泻对消化功能的影响。
04
药食同源协同调理
容易积食的宝宝可以选用施儿佳婴幼儿药食同源特膳饮--山楂茯苓鸡内金,内含多种药食同源成分,包括山楂、茯苓、白扁豆、山药,鸡内金等食药材,既是食物又有药用价值,萃取精华,科学组方,帮助孩子消化好,营养吸收好,安稳过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