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一个月前,我们盘点新国更名的婴配粉后,现又新增13款更名产品!截至目前,2025年更名的婴配粉已达42款!难道婴配粉“更名潮”来袭?今天,我们来看一看,究竟哪些产品已更名。
01
超70款产品更名
据婴童智库统计,433款过注新国标婴配中,超70款已更名(自2023年婴配粉新国标正式实施后),如飞鹤的“精粹贝迪奇”变更为“臻爱跃护”、“精粹贝艾儿”切换为“启萃”、“咩咩飞帆”切换为“迹萃”、伊利的“金领冠®赋能”切换为“珍护源初”、达能的“爱他美卓萃”切换为“诺优芮”、圣元的“启质”变更为“尚博”、惠氏的“惠氏幼儿乐”变更为“惠氏爱儿乐”、雀巢的“卓淳能恩”变更为“启赋蕴霖”等。具体如下图:
从时间来看,2025年已经有42款产品进行更名,比如“淳芮”变更为“淳芮菁适”、“爱他美卓萃”切换为“诺优芮”、“臻朗” 切换为“启赋蕴怡"、“美可高特”切换为“纯冠贝爱"、“融臻”变更为“瑞霂玥爱”、“铂睿卓跃”切换为“蓝臻初源”、“优睿”变更为“爱加御弘”、“羴牧”变更为“欧铂佳卓萃”、“爱达力法臻”变更为“宝贝与我菁曦”、“启晨”变更为“初佑”、“超启高阶”变更为“跃见乐”等。
如何看待当下产品密集更名的现象?尤其是2025年更名的产品变多?
02
更名暗藏市场变局
在笔者看来,奶粉产品更名背后,我们既能看到智慧,也能看到无奈。
一是不少头部企业聚焦大单品矩阵的建设,将系列产品名称向核心大单品靠拢,如蒙牛的“美萌益”变更为“瑞哺恩亲益”;海普诺凯的“珀淳”变更为“海普诺凯稚卓”、“淳璀”变更为“海普诺凯亲萃”、“澳滋”变更为“海普诺凯恬致”、“能立多爱优”变更为“海普诺凯耀致”、“铂睿卓跃”切换为“蓝臻初源”、“臻朗” 切换为“启赋蕴怡”……在品牌集中度不断攀升的当下,乳企正借力大单品的“明星效应”,对内整合资源,对外强化产品矩阵。
二是随着婴配粉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在行业高度内卷下,部分中小品牌选择向大品牌靠拢,借助大品牌的影响力,争取生存发展的可能性。
三是羊奶粉赛道竞争愈发激烈,小品牌生存空间持续收窄。在本次盘点中,婴童智库发现,一批原本聚焦牛奶粉的品牌,正通过“名称+配方”同步调整的方式切入羊奶粉领域。与此同时,不少产品特意在更名中突出“羊”字标识,以此强化品类属性。例如君乐宝“艾宝瑞”更名为“恬适羊”,秦龙“爱典”更名为“贝贝羊爱加”、“杰赋”更名为“杰赋小羊”,贝因美“贝儿悦柔”更名为“小羊蓝蓝”等。这种在名称中明确“羊”的做法,既能帮助产品精准锚定羊奶粉细分市场,也能快速加深用户对品牌品类定位的认知。
值得注意的是,自新国标正式实施后,羊奶粉产品的更名现象更为集中,统计共有27款羊奶粉更名。除前述君乐宝“艾宝瑞”更名“恬适羊”外,还包括蒙牛“初颖”更名为“初赐”、美赞臣的“美可高特”切换为“纯冠贝爱”、贝因美“贝特咪克”更名为“爱加御元”、百跃“优贝源”更名为“至护优”、明一“天籁小羊®”变更为“小羊拾光”等。
为什么新国标产品更名现象愈加频繁?有人说:“是市场难做了!”也有人说:“是品牌的战略调整。”在婴童智库看来,其实更名是乳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主动寻求突破的策略之一。截至目前,已有433款新国标产品,但过注仅是乳企最基础的“第一道坎”,后续的市场渗透、消费者认知重塑、品牌价值提升等诸多挑战,可谓是一山更比一山难。
在市场整体萎缩与行业集中化加速的双重重压之下,中小乳企面临的竞争烈度持续升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头部品牌凭借资源优势不断挤压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消费需求趋于理性,中小乳企可争夺的生存空间愈发狭小。在这样的行业寒冬中,无论是渠道拓展的阻碍、成本控制的难题,还是消费者信任度的差距,都加剧着中小乳企的生存挑战,让其发展之路更显艰难。在此之下,只有精耕型、差异型的乳企,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