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市场新闻 > 正文
拆解小皮的双十一新品:在辅食赛道,“慢”才是最快的路
行业编辑:林夕
2025年11月07日 14:04来源于:母婴行业观察
分享:

作者/晶晶

随着90后、95后父母成为育儿主力,新生代母婴消费者展现出极致的理性和对比倾向。他们不再轻易被营销概念左右,而是转向开始关注品牌本身是否值得信赖,以及其产品是否具有真实的质价比。

在此背景下,母婴行业也从“百花齐放”转向“精耕细作”。纵观大浪淘沙后的市场格局,不难发现:唯有深刻洞察父母在选购中那份“爱与细心”,并将其切实转化为产品力的品牌,才能在穿越周期后实现稳健发展,这在关系婴幼儿营养健康的辅食领域尤为典型。

相比一众品牌频繁焕新推品或热衷跨界联名的“表面热闹”,Little Freddie小皮近年在中国市场年均上新约不到10个sku的节奏则更显沉稳。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这种看似“慢”的策略,恰恰折射出一种“长期主义”的深刻思考:与其跟风焕新,不如深耕内功,确保每一款新品都能在食材、营养、技术等方面实现创新;也正因这份“慢”,以欧盟标准作为高起点的进口品牌小皮,赢得了越来越多中国父母的信赖。

在今年双十一前夕,小皮推出两个新品系列——“宝石果泥”与“多彩造型面”,我们将通过拆解这两款新品中的亮点,挖掘头部品牌的“慢哲学”给行业带来的启示。

补齐产品版图

而非单纯追求增量

当大多数品牌习惯性地将资源投入到短期市场份额的争夺时,一种着眼于长期发展的思路尤为难得:对现有产品矩阵进行有目的的完善与深化,在细分市场中构建更全面、更具粘性的消费者价值体系。

以果泥这一成熟品类为例,即使已经拥有王牌产品「欧洲经典果泥」,小皮依然选择了推陈出新,以“水果品种更丰富+适合高频食用”的高质价比方向,围绕消费者需求,补齐产品矩阵。新品「宝石果泥系列」共有5种口味,主打“一色一营养”,配料以同色系水果为主,部分口味更是添加了 NFC(非浓缩还原)果汁。

拆解小皮的双十一新品:在辅食赛道,“慢”才是最快的路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婴标果泥产品中首次有品牌选择添加成本更高的NFC果汁,而其他市售产品为了平衡风味或满足营养成分,添加的往往是果浆或浓缩果汁。细究来看,NFC果汁的鲜果压榨能最大限度保留水果的天然味道与营养,且有效避免了浓缩果汁或果浆的加工损耗以及其带来的隐形糖、添加剂等成分。这既是小皮一贯提倡的“干净配料表”原则的证明,也体现出小皮在选料上的严苛——每种口味既独立保持富有记忆感的风味、避免水果组合同质化,又能满足消费者针对性补充营养的差异化需求。

拆解小皮的双十一新品:在辅食赛道,“慢”才是最快的路

据悉,在研发过程中,小皮的「宝石果泥系列」历经100+轮配方优化和20+轮内部盲测。相比之下,这样的研发周期在市场份额抢占的增量步调中显得不同寻常,但正是这种反差,构筑起了小皮的战略壁垒——产品成功上市便能长期留存客户并延续信任链接,而非昙花一现式地消耗消费者期待,同时折损自身的供应链与运营成本。

拆解小皮的双十一新品:在辅食赛道,“慢”才是最快的路

小皮「宝石果泥」在天猫“果泥热卖榜”的“双11期间销量榜”和“近7日热销榜”中均位列第一(数据更新至11月6日13点)

产品设计:需求定位转换

——从“要我吃”到“我要吃”

婴幼儿辅食喂养绝非简单的饮食供给,更是启蒙孩子对食物世界的认知、培养自主探索精神的开端。

小皮的另一新品「多彩造型面」则体现了小皮在“营养+趣味”上的精准考量。诚然,当前市面上不乏各类婴幼儿面条,但考虑到面条是婴幼儿步入口腔咀嚼期的进阶辅食,消费者想要找到一款营养丰富且兼具自主进食习得辅助作用的产品,仍然需要花费不少精力。

基于对消费者痛点的精准洞察,小皮通过数轮配方优化与工艺攻克,将面条中的蔬菜含量提升到行业内从未有过的10%,对比市面上同类产品平均仅含蔬菜2%~4%,突破行业上限的同时,也重新定义了婴幼儿面条的品质标准。此外,该产品亦同步引入猪肝粉、鳕鱼粉、牛肉粉等高动物蛋白食材,经过荤素搭配,实现均衡营养。更深层次的,也正因为蔬菜含量够高,面条呈现出的天然蔬菜色泽真实而柔和,避免了经水煮后暗淡发灰而影响美观,不仅有助于激发宝宝的食欲和尝试意愿,也让父母在喂养时更安心、更省心。

拆解小皮的双十一新品:在辅食赛道,“慢”才是最快的路

除了配方上有所创新,小皮的「多彩造型面」还是一款将“要我吃”升级为“我要吃”的适配宝宝自主进食阶段的产品。该系列分别有适配约10月龄以上7~8颗牙的多彩蝴蝶面与约12月龄以上10~12颗牙的多彩卡通面,面型设计从蝴蝶拓展为猴子、飞机、南瓜等萌趣造型,立体形状口感多样而更有嚼劲,帮助宝宝分阶逐步训练精细咀嚼和抓握能力。

拆解小皮的双十一新品:在辅食赛道,“慢”才是最快的路

作为掌握自主研发能力的头部辅食品牌,小皮的做法也提醒行业其他品牌,在开发新品时,通过深入的需求分析和差异化的产品设计,让“想吃、会吃、爱吃”成为宝宝的自然选择,才能获得更多渠道和消费者的青睐。

“慢”是更快抵达终点的战略

据灼识咨询调查显示,2019–2024 年中国6个月–3岁辅食渗透率由约25%上升至近38%,但与欧美成熟市场(70%–80%)仍有差距,市场仍处在扩容阶段,品牌竞争正从“谁能更快推新品”,转向“谁能更稳地赢信任”。头部品牌能否依托研发、供应链与服务运营能力来支撑这项建设,决定了它们在未来几年里能否真正带动整体渗透率的提升,成为真正的领跑者。

具体而言,在市场日趋透明的今天,仅仅宣称食材的“好产地”已不足以打动消费者,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起严格的选料标准,降低大规模批量生产后品质波动的风险。例如,小皮就已经将品控关口从常见的成品国标检测前移至上游原料源头,对数十种原料逐一展开各类风险项目检测并限制理化指标。这不仅意味着产品在出厂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已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更让消费者对每一批次辅食的纯净与可靠性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事实上,品牌不仅要做“看得见”的成分和宣传,更要在完整供应链、原料检测、生产品控等方面持续投入,才能形成难以被快速复制的护城河。综合以上分析,品牌若想坐稳市场份额,以下几方面的内功修炼不可松懈:

其一、构建清晰定位+ 差异化产品矩阵;

其二、强化研发与品控能力,提升壁垒;

其三、渠道多元+ 服务体验升级;

其四、坚守品牌信任与长期运营逻辑;

其五、深挖消费需求趋势+下沉市场机会。

正如业内所言:“热度可以靠速度堆砌,信任只能靠时间铸就。”随着辅食品牌的竞争已进入“信任经济”时代,从业者必须跳出“新品快跑”的惯性,转向“品质深耕”的长线运营。只有真正具备“研发主导权+质控执行力”的品牌,才能成功突围周期,成为父母喂养旅程中的“常驻选项”。

母婴行业观察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