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药行业半年报陆续出炉,华润三九和昆药集团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净利润下滑。财报数据,华润三九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4.31%,昆药集团降幅更为明显,达到26.88%。
这一现象并非个案,而是整个医药行业增长放缓、利润承压的缩影。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6月,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23万亿元,同比下降1.2%;利润总额1766.9亿元,同比下降2.8%。
中康科技董事长吴瀚在日前的2025西普会上透露,今年上半年,药品终端市场数据依然不尽理想,预计全年市场将下降2.9%。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分析未来十年产业格局时强调,银发经济将成为五大关键变量之一。
医药行业整体承压的原因是什么?老龄化加重将为行业带来怎样的增量?让我们从两家公司的最新财报来分析一下。
01
财报解读:
净利双双下降,锚定银发经济
华润三九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10亿元,同比增长4.9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5亿元,同比下降24.31%。分业务来看,处方药收入为48.37亿元,占比32.67%,同比大幅增长100.18%,而主要业务自我诊疗收入下降17.89%。这种分化反应出公司在专业医疗领域的盈利能力正在恢复。
(华润三九营收构成)
据悉,华润三九处方药产品涵盖心血管与代谢、肿瘤等治疗领域,银发族是高发群体之一。
作为华润三九的控股公司,昆药集团面临着类似的情况。2025年上半年,昆药集团营业收入为33.51亿元,同比下降11.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8亿元,同比下降26.88%。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天然植物药系列毛利率仍保持在70.9%的高位,血塞通等产品在二季度实现同环比增长。这些产品主要面向中老年人群的心脑血管健康需求。
(昆药集团营收构成)
从业务结构来看,两家公司都在调整资源配置。昆药集团加大了在血塞通软胶囊等慢病管理和银发健康产业的投入,并将锚定“健康老龄化”为核心战略方向。华润三九则通过收购天士力强化老年慢病管理领域的布局。这些动作表明,企业正在将银发经济从“自然增长”的业务板块,转变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方向。
02
医药业增速放缓,
压力来自哪?
透过头部企业的半年报数据,我们可以清晰观察到医药行业正处于增速放缓期。在整体营收微增的背景下,企业利润普遍承压,这背后主要源于三重压力:
首先,医保控费政策持续深化,带量采购范围不断扩大,直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
其次,创新药研发投入回报周期延长,同质化产品扎堆。近年来创新药研发呈现“靶点扎堆”、同质化严重等现象,这不仅推高了研发成本,也导致获批后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第三,零售终端客流下滑。中康CMH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1-5月份,全国药店零售市场规模约2152亿,同比下滑1.3% ,其中药品同比提升0.2%,而非药下滑了8.5%。而又据业内人士透露,医院和药店同比分别下降5.7%和0.4%,基层医疗增速下滑到4.3%。电商增速也从两位数下滑到5.8%。
头部企业正在通过并购整合、研发投入等方式,加速构建覆盖老年健康全周期的产品矩阵。以华润三九为例,公司连续收购昆药集团、天士力等企业,逐步完善覆盖CHC健康消费品、精品国药和创新中药的全产业链布局,并重点培育慢病管理产品线。
03
2025银发市场破10万亿,
企业如何抓紧增量?
在医药行业面临挑战之际,银发经济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据中康数据,2025年中国银发市场的规模预计突破10万亿,未来十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其中医疗健康消费占比35%是银发经济第一大赛道。
这种结构性增长背后,是60后“新老年”群体带来的消费升级革命。与上一代老年人不同,他们不再满足于“有药可用”,而是追求“用好药、享好服务”。
需求升级催生三大方向:其一,药店从药品销售向健康管理双结合转型,如增加慢病监测、健康管理服务、上门护理等增值服务;其二,适老化产品创新加速,如针对阿尔茨海默症的认知训练工具、防跌倒智能设备等;其三,医养结合模式深化,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与周边药店、诊所形成服务闭环。
政策层面亦释放积极信号。2024年国务院《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优化老年健康服务,支持将康复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扩大中医药在养生保健领域的应用等。
这种顶层设计在资本市场引发连锁反应——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8月12日,国内银发经济相关现存企业达53.13万家,今年已注册5.26万家,其中前7月注册量达5.05万家,同比增长6.72%。
昆药集团定位为“银发健康产业引领者”,重点布局三七产品和精品国药领域,正是看中这一趋势。
随着老龄化的深入,银发经济不仅是医药企业增长方向之一,更是倒逼产业主动进化的关键力量。在医保控费常态化、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一个以服务创新为核心、以价值医疗为导向的新发展周期正在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