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市场新闻 > 正文
控糖必看!避开这些 “糖马甲”,别让糖分偷偷超标!
行业编辑:林夕
2025年11月13日 14:37来源于:AI营养吧
分享:


如今健康意识深入人心,“少糖控糖” 早已不是小众追求,而是成为大众共识。

从日常聊天中的养生建议,到权威膳食指南的明确推荐,我们都知道过量吃糖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适度控糖才能更贴近健康生活。

为了迎合这一需求,食品商家纷纷打出 “零蔗糖”“不含添加糖”“无糖” 等诱人标签,更值得警惕的是,不少打着 “营养品”“保健品” 旗号的商品,为了保证适口性、降低服用门槛,也悄悄添加了大量糖分,却因 “健康” 光环让消费者放松了警惕。营养品配方成分对比,查清才能放心!

这些看似无害的宣传背后,藏着不少误导:以为避开了 “糖” 字、选了养生类产品就万事大吉,却在不知不觉中掉入隐形糖的陷阱。

不少细心的消费者会主动查看配料表,可明明没看到 “糖” 的身影,最终却发现摄入的糖分依然超标。

其实,糖在配料表中从不只有 “糖” 这一个名字,它化身成各种 “马甲” 潜伏在食品的配料表中,让我们防不胜防。

事实上,糖本身并不可怕。

适量摄入天然糖分,能为身体提供能量,还能带来愉悦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

真正可怕的,是那些藏在配料表深处的隐形糖 —— 它们以各种别名存在,无论是普通零食还是宣称 “养生” 的产品,都可能成为糖分载体,让我们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摄入超标,长期累积给健康埋下隐患。

作为消费者,我们有权利知道自己吃进身体的究竟是什么,也有义务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这次整理的配料表糖别名速查,就是为了帮大家一次认全常见的隐形糖 “马甲”。

希望通过这份“常见糖别名速查卡”,让你在购物时不再被营销话术和产品标签误导,轻松揪出隐形糖,科学控糖不踩坑,在健康与甜蜜之间找到平衡。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次盘点仅聚焦食品中的添加糖,包括单糖、双糖及各类糖浆,不包含完整水果蔬菜中与膳食纤维、维生素共生的天然糖,也不涉及有甜味但热量低或无热量的代糖。)

AI营养吧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