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市场新闻 > 正文
锌是“天然止抽剂”,儿科主任:这5类高锌食物敞开吃,孩子聪明记性好,还能控抽动
行业编辑:林夕
2025年09月23日 14:21来源于:中医儿科单海军
分享:

很多家长一听到“抽动症”就想到西药治疗,却又担心副作用。

其实在中医看来,食物是最好的 “药”,尤其是富含锌的天然食材,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起到 “安神定志” 的作用,比单纯用药物控制更安全、更长效。

今天就把这5类“天然神经稳定剂”分享给大家,家长们快收藏起来,让孩子在吃饭中就能改善抽动问题:

1. 牡蛎:滋阴潜阳,止痉息风

在所有天然食物中,牡蛎的锌含量是最高的,每100克含锌9.39毫克。

锌是“天然止抽剂”,儿科主任:这5类高锌食物敞开吃,孩子聪明记性好,还能控抽动

而且中医典籍中早有记载,牡蛎 “能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对于孩子因 “肝阳上亢” 引起的眨眼、耸肩、摇头等抽动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不过牡蛎性偏凉,脾胃虚寒的孩子不能多吃,建议每周吃1-2次,搭配生姜、紫苏叶一起煮,既能去腥,又能中和寒性。

2. 南瓜子:健脾开胃,安神定志

很多家长不知道,小小的南瓜子其实是 “补锌高手”,每100克南瓜子含锌高达7.12 毫克,而且中医认为它 “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润肠通便”。

对于挑食、脾胃弱的抽动症孩子,每天吃一小把原味南瓜子,既能补锌,又能改善食欲。

不过要注意,一定要选原味的,避免盐焗、多味的,以免加重孩子体内的 “湿热”,反而诱发抽动。

3. 瘦牛肉:补气养血,强筋健骨

中医认为 “牛肉能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而瘦牛肉的锌含量也很丰富,每100克含锌4.73毫克,适合气血不足、面色苍白的抽动症孩子。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嚼不动牛肉,其实可以把牛肉剁成肉末,做成牛肉丸、牛肉粥,或者和胡萝卜、土豆一起炖烂,孩子不仅爱吃,还容易消化吸收。

4. 鹰嘴豆:健脾利湿,补益肾精

鹰嘴豆是一种常见的杂粮,每100克含锌2.74毫克,而且中医认为它“能健脾利湿、补肾益精”,对于孩子因“脾虚湿盛”引起的身体沉重、小动作频繁,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家长可以把鹰嘴豆提前泡发,和大米一起煮成粥,或者做成鹰嘴豆泥,夹在面包里给孩子当早餐,既营养又方便。

5. 菠菜:养血平肝,清热除烦

可能很多家长想不到,菠菜也是 “补锌小能手”,每100克含锌0.85毫克,而且中医认为它“能养血平肝、清热除烦”,对于孩子因 “肝热内扰” 引起的烦躁不安、抽动频繁,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不过菠菜含有草酸,会影响锌的吸收,所以吃之前一定要用开水焯一下,去除草酸。家长可以把菠菜切碎,和鸡蛋一起炒,或者做成菠菜豆腐汤,孩子爱吃,营养也能跟上。

最后还要提醒家长,调理孩子抽动症,饮食只是基础,还需要配合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情绪环境。

中医讲究 “天人相应”,孩子晚上10点前一定要入睡,这样才能让“肾精”得到滋养;同时家长要避免过度指责孩子的抽动动作,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反而诱发症状。

真实案例

记得半年前接诊的一个8岁男孩,家长说孩子频繁眨眼、耸肩已经持续了半年,在学校经常被同学笑话,导致孩子越来越自卑。

之前服用过西药,虽然有所缓解,但总是反复发作,而且孩子经常说头晕、没精神。

我观察孩子的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弦细,属于典型的脾虚肝旺证。

于是我建议家长从调整饮食入手,重点增加富含锌的食物,配合一些健脾平肝的中药调理。

图片

一个月后复诊,孩子的抽动频率明显减少,面色也红润了许多。

两个月后,除了紧张时偶尔眨眼,平时几乎看不出抽动症状。

最重要的是,孩子精神状态好了,愿意和同学一起玩了。

最近一次复查时,妈妈高兴地告诉我,老师都说孩子像变了个人似的,上课注意力集中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通过饮食调理控制抽动症的可行性。

如果家长们能坚持用“饮食+作息+情绪”的方式调理,再配合中药内调体质,相信孩子的抽动问题一定能慢慢好转。

我是中医儿科单海军,如果你的孩子也在经历抽动的困扰,或者你对调理方法有疑问,都可以通过下图预约我的门诊,和我说说具体情况,看诊间隙我都会尽量回复家长的问题。

中医儿科单海军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