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市场新闻 > 正文
澳洋健康易主:沈学如交棒国资,银发经济再添新变量
行业编辑:林夕
2025年09月19日 10:16来源于:老年经济观察
分享:

大健康产业巨头正式“国有了”!

9月15日,澳洋健康公告称,控股股东澳洋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澳洋集团”)与张家港悦升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悦升科技”)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以3.87元/股的价格转让公司20%股权(1.53亿股),总交易额5.93亿元。

澳洋健康易主:沈学如交棒国资,银发经济再添新变量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悦升科技,实际控制人调整为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意味着创始人沈学如正式退出公司控制层。

这家从化纤业务艰难转型医养服务的公司,为何会在银发经济持续升温之际易主?

01
从化纤龙头到医养公司:
澳洋健康“二次创业”有多难?

2001年,47岁的沈学如以化纤业务起家,成立澳洋科技(澳洋健康前身)。凭借粘胶短纤这一主营业务,公司2007年登陆深交所,成为国内第三大粘胶短纤企业,年产量10.7万吨,市场占有率近10%。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加剧,原材料和环保成本持续上升,传统业务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

主业增长承压背景下,澳洋健康开启了一场艰难的“二次创业”,公司于2015年向大股东澳洋集团定增6.5亿元,收购其旗下医疗资产澳洋健投100%股权,正式进军大健康领域。

2018年,公司更名为澳洋健康,确立双主业格局;2021年更是壮士断腕,以17.4亿元出售化学纤维资产,彻底告别传统制造业。转型后的澳洋健康构建了“医康养护”一体化服务体系,在张家港区域拥有6家医疗机构,总床位超2300张。同时,公司还通过旗下江苏澳洋医药物流有限公司拓展医药流通业务,并通过江苏澳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布局保健食品领域,不断完善大健康产业链。

(澳洋护理院)

然而医养行业是一个重资产投入、回报周期长、政策依赖性强的行业,澳洋健康的转型之路也并不顺利。尽管公司投入巨资布局医养服务全产业链,但财务表现却持续承压。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33.27%,实现归母净利润-1538.98万元;虽然于2023年扭亏,但之后一直处于营利双降的状态。

同时,澳洋健康也面临着债务高企的挑战。截至2025年半年报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92.58%,总负债18.22亿元中,短期借款占6.46亿元。此时的澳洋健康,似乎走到了必须寻找新靠山的节点。

02
国资入主:银发经济的资源整合棋局


此次接盘的方悦升科技也颇有来头。该公司虽成立于2025年4月,但其背后是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张家港市政府对银发经济的战略布局。

从数据看,张家港的老龄化压力正在加剧。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张家港市60周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有29.69万名,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32.16%,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截至2024年10月,全市养老机构床位9502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仅32张,远低于《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的40张目标。

而澳洋健康现有的资源网络,以及成熟的康复护理体系,正是地方国资加速补齐养老短板的关键资源。

同时,此次交易除20%股权转让外,澳洋集团还需放弃5%表决权,确保国资绝对控制。交易完成后,澳洋集团的持股比例从30.74%降至10.74%,表决权比例进一步降至5.74%。

市场对这场“联姻”的期待,直接反映在股价上:复盘首日,澳洋健康开盘涨停,报4.73元/股,涨10%。投资者看中的,不仅是国资的信用背书,更是“医疗+养老+国资”的想象空间。

在银发经济规模预计突破10万亿元的当下,地方国资能否通过整合区域资源,打造出下一个“医养龙头”?还需等待时间验证。

老年经济观察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