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市场新闻 > 正文
母婴店新活法:告别同质化,构建“小引力场”
行业编辑:林夕
2025年09月04日 10:10来源于:新母婴店
分享:

出生率下滑、线上冲击、利润见底…… 在市场逻辑被重构的当下,如何突围,成为摆在每一位母婴店主面前的必答题。

在近期与一线从业者的交流中,我们真切听到了许多主动破局的声音。他们没有坐等春暖花开,而是从各自的门店里,从与顾客的一次次对话中,摸索出了一条条“小”而精、充满生命力的突围之路。这些具体的个体经验,或许能为大家带来新的启发。

深耕“小众痛点”:以专业解法替代价格竞争

当大众品类沦为红海时,有远见的店主将精力投向那些看似小众,却因专业深度而具备高附加值的细分领域。

柳州爱婴站创始人陈建宁发现,即便大环境不景气,只要产品能真正解决消费者痛点,即便价格不菲,家长也依然愿意买单。他将营养品板块视为“一把手工程”,亲自学习,严格筛选品牌,避开短期“收割”模式。例如,引入线上热销的“蒙牛一米八八”,高单价却因精准切中家长对孩子身高成长的期待而广受欢迎。

云南爱丁堡商贸总经理周文剑的实践亦是如此。其核心业务聚焦儿童脱敏。他观察到,市面营养品销售碎片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过敏问题。爱丁堡的路径是提供一套“特医级”整体解决方案,涵盖奶粉、营养品、护肤品,甚至过敏源回避指导和全链条管理。这种从“普配”转向“特配”的专业化思路,为门店带来更高利润的同时也进一步塑造了专业形象。

更深层次地,一些门店将目光投向了新手父母在育儿过程中的普遍焦虑。

珞珈宝贝湖北区域总经理张娟娟对此有深刻理解。她将母婴消费定义为“风险规避型决策”,致力于将卖场打造成“育儿学堂”。孕妈妈在此学习孕期知识、育儿避坑指南,通过模拟场景学习操作。更关键的是,珞珈宝贝导购关注宝爸宝妈的情绪感受,给予关心和支持。张娟娟曾分享,通过共情一位年轻妈妈应对孩子小学“内卷”的焦虑,成功推荐了高价推车。她总结,门店需要“卷信任厚度”,“卖安全感大于卖货”。

活用平台:以数字力连接年轻世代

线上流量汹涌,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可以借力的工具。聪明的店主们懂得将其融入日常运营,作为线下服务的延伸和高效引流手段。

广西多爱董事长杨绿的“抖音爆品引流”策略是典型。面对线上冲击,其团队组建专业线上团队,通过抖音矩阵发布“1块钱纸巾”等超低价爆品信息,吸引大量用户到店自取。巧妙将线上流量高效转化为线下门店精准客流,为门店提供展示独家产品、促进连带销售的机会。

南宁优乐宝贝创始人秦嘉敏则在私域运营上另辟蹊径。她洞察95后、00后妈妈普遍存在的“社恐”社交特点,将私域重心放在线上沟通和“懒人服务”上。她不仅销售母婴产品,更将服务延伸至家庭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自诩为客户的“品质生活挖掘机”。这种无微不至、超越母婴范畴的服务,让优乐宝贝与客户建立了极强黏性。

打造“小壁垒”:以特色体验赢得长久忠诚

在产品高度同质化、价格日益透明的当下,真正让门店脱颖而出、建立客户忠诚度的,往往是其独特的“体验感”和“差异化”服务所构建的“小壁垒”。

nanansuru喃喃细语创始人耿毅,在市场低谷期大胆转型。他将门店从100平扩大至500平,升级为“母婴童装买手店”。他发现,新生儿父母消费趋于严谨,但80后二胎、三胎家庭的孩子已成长为中大童,这些父母更注重“悦己消费”和孩子对个性、设计的追求。耿毅洞察市面上童装渠道的同质化,果断转向小学、初中童装赛道,引入吊牌价上千元、设计独特的轻奢品牌。不仅吸引大量老顾客回流并高额充值,童装销售占比也飙升至70%以上,成功构建了独特竞争优势。

Tiny Travelers主理人常馨予,致力于满足消费者遛娃、社交、交流的需求。她的团队精选高端品牌,确保每个品类只提供三款精选商品,让门店成为“专业买手”。同时,每月更换橱窗、定期举办活动,与品牌方共同创造事件,让门店成为品牌传递价值的窗口。这种以场景体验和情感联结为核心的策略,让消费者即便能在线上获得更便宜的商品,也依然愿意走进Tiny Travelers。

无论是深耕小众品类,以专业力创造高价值;还是活用线上工具,以数字力连接年轻世代;抑或是打造门店特色,以差异化体验赢得长久信任。每一位敢于创新的店主,都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里,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美好景像、新母婴店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