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市场新闻 > 正文
740亿!上半年保健品线上卷出“新高度”,钙片、心血管、美容养颜成最大赢家
行业编辑:林夕
2025年08月14日 15:14来源于:营养健康评论
分享:

2025年,保健品行业的线上战火烧得更加猛烈。

近期,上半年行业数据新鲜出炉,一个清晰而激烈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抖音平台已成为无可争议的增长引擎、国产品牌虽占上风,但生存压力空前巨大;线上大健康保健品市场不再是“维生素+钙片”的老面孔;钙、心血管、美容等品类的爆发,精准命中了当下消费者最迫切的健康诉求……

一场由消费者真实需求驱动的品类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01抖音一骑绝尘内容种草“卷”出真金白银

根据DSA最新发布的报告,2025年上半年,国内大健康保健品在线上电商平台的总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740亿元。

而在这片广阔的蓝海中, 抖音平台的表现堪称“现象级”。数据显示,抖音上半年的保健品销售额高达254亿元,同比增幅达到惊人的75.3%!这个增速,将其他传统电商平台远远甩在了身后。

这主要还是得益于抖音强大的内容推荐机制,让精准种草变得前所未有的高效。点开抖音,你可能刷到一个专业营养师在讲解钙吸收的关键,下一秒就看到一位宝妈分享给孩子补钙的真实体验,或者一位健身达人展示运动后补充蛋白粉的流程。这些真实、生动、多元的内容,构建了强大的信任感和消费场景。

更重要的是,品牌们在抖音不再只是追求昙花一现的“爆款”,而是“卷”起了“内容种草+高频复购”的闭环运营能力。他们深耕直播间,培养专业主播,建立私域社群,通过持续的互动和价值输出,将一次性流量转化为忠实用户。

这背后,是抖音已经从单纯的流量场,变成了保健品品牌可持续增长的“主阵地”。

02品类大战白热化

那么,上半年消费者到底在买什么?哪些品类在线上卖得火?DSA的数据揭示了几个“卷”出增长势头的明星品类。

美容养颜类产品稳居销售榜首,益生菌、钙、心血管健康这些功能明确、效果可感知的品类增长迅猛,而曾经的“顶流”维生素增速几乎停滞。这背后,是消费者在健康管理上变得更具体、更务实,也更愿意为看得见的效果买单。

从销售数据来看,美容养颜以12.7%的市场份额和20.3%的同比增长领跑,益生菌与益生元紧随其后,占据10.2%的份额,增长18.2%。

这两类产品的走红,反映出年轻消费群体对“内外兼修”的强烈诉求。她们不再满足于基础营养补充,而是希望通过内服产品改善皮肤状态、调节肠道功能,实现更直观的健康外显。在直播间里,主播展示使用前后的皮肤对比、分享服用后的排便变化,这些真实反馈比抽象的成分说明更有说服力。品牌也迅速跟进,推出主打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特定益生菌株的产品,并强调“科学配方”“临床验证”,试图在信任和效果之间建立连接。

740亿!上半年保健品线上卷出“新高度”,钙片、心血管、美容养颜成最大赢家

钙和骨关节健康品类的表现同样抢眼。

钙的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34.9%,骨关节健康也实现了29.7%的增长。这背后是中老年群体和运动人群的刚性需求在释放。很多子女会为父母购买钙片,作为日常健康关怀的一部分。他们关注的不再是“有没有钙”,而是“吸收好不好”“是否添加维生素D”。一些品牌推出的“液体钙”“微囊化技术”产品,正是为了回应消费者对吸收率的关切。而在骨关节健康领域,氨糖、软骨素等成分已被广泛认知,消费者会主动搜索相关知识,对比不同产品的含量和配比,购买决策更加理性。

心血管健康品类的增长更为惊人,达到37.4%。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关注慢性病的预防性管理。他们可能在体检后发现血脂、血压指标异常,随即在线上搜索相关保健品。这类消费者非常看重产品的科学依据和品牌背景,会仔细查看是否有第三方检测报告、是否获得保健食品认证(蓝帽子)。品牌也在加强与医疗机构、健康平台的合作,通过科普内容建立专业形象。

相比之下,维生素品类的增长仅为0.9%,显示出市场趋于饱和。过去那种“全家一罐”的复合维生素模式正在失效。消费者开始意识到,不同人群、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是不同的。于是,针对孕妇、儿童、老年人的定制化维生素产品开始出现,但整体创新仍显不足。

反观矿物质品类,同比增长高达35.5%,反映出消费者对镁、锌、硒等微量元素的关注提升。这说明营养补充正在从“广谱覆盖”走向“精准查漏”,人们更愿意为明确的缺乏问题买单。

体重管理、运动营养等品类的增长,则映射出都市人群对生活方式的主动调整。

体重管理13.3%的增长,源于人们对“控糖”“代餐”“阻断”等功能的兴趣。他们希望产品既能帮助控制体重,又不会影响正常饮食和社交。因此,咀嚼片、口服液等便捷剂型更受欢迎。

运动营养13.8%的增长,则得益于健身人群的扩大。蛋白粉、BCAA等产品不再是专业运动员的专属,越来越多的普通健身者将其纳入日常补给。品牌通过赞助健身房、与健身KOL合作,强化专业形象,吸引目标用户。

但也有品类面临挑战。脑部健康品类的销售额同比下降0.8%。尽管很多人关注记忆力、抗疲劳,但这一需求在保健品端的转化并不顺畅。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咖啡、茶饮等快速方式提神,对保健品的长期调理作用缺乏耐心。

鱼油品类同样增长缓慢,仅2.9%,部分原因在于消费者对其核心成分Omega-3的认知不足,容易被低价产品吸引,忽视EPA/DHA的实际含量。

740亿!上半年保健品线上卷出“新高度”,钙片、心血管、美容养颜成最大赢家

03从“卷流量”到“卷内功’

从品牌格局来看,国产品牌依然是线上市场的主力军。数据显示,上半年活跃的保健品品牌数量接近2万个,其中国内渠道品牌占比高达56.6%,在销售额上也占据明显优势。国产品牌更懂本土消费者需求,在渠道,尤其是像抖音这样的新渠道,反应速度、产品迭代和营销玩法上往往更具灵活性。

然而,亮眼的整体数据背后,却隐藏着一场异常残酷的“淘汰赛”。一个令人警醒的数据是:上半年,国内品牌的数量同比减少了10.4%,跨境品牌也下降了3.9%。市场总量在增长,但“能留下来分蛋糕”的品牌却在减少,这清晰地表明,行业竞争已经进入了深水区。

从品牌角度看,过去靠“广撒网”打广告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现在,品牌必须更懂消费者——他们的年龄、生活方式、健康痛点,甚至信息获取习惯。那些能提供清晰功能定位、透明成分信息、真实用户反馈的产品,更容易赢得信任。内容营销变得至关重要,通过科普文章、短视频、直播讲解,帮助消费者理解产品背后的科学逻辑。

资本的动向也印证了这一趋势。近年来,投资更多流向具有明确功能宣称、拥有自主研发能力、能讲出“科学故事”的新兴品牌。传统大厂也在加速转型,推出子品牌或收购创新企业,试图抓住细分市场的机会。

这是一场全方位的“卷”:卷产品创新,看谁能更快推出符合细分需求的新品?卷供应链效率,看谁能更快响应市场需求、控制成本?卷营销转化,看谁能在抖音等内容平台玩得更溜、ROI更高?卷品牌信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谁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心?

2025年下半场的战鼓已经擂响,哪些品类、哪些品牌又将脱颖而出?上半年表现亮眼的品类,是继续保持优势,还是被赶超?我们拭目以待!

营养健康评论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