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童对话
母婴大商
唇亡齿寒
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
担心母婴渠道这个业态
会像很多实体业态一样
在线上的冲击下,被边缘化,甚至消失
杞人忧天吗?危言耸听吗?
Part.01
母婴大商
“
为行业守住初心
保留希望
”
看看今天的母婴业,出生率暂时稳住了,进店率却依然在下滑,门店依然在倒闭,销售依然在向线上流失。现在,每年九百多万新生儿依然在消费,0-3岁有将近三千万的婴幼儿消费者,0-6岁有将近七千万的婴童消费者。市场依然巨大,母婴店分到的份额却越来越少,事情似乎正在向我担忧的方向发展。
母婴渠道在发展二十几年后,迎来了最大的危机。这个危机,既是经营危机,更是信心危机。当一个行业没有了精气神,这个行业就没有了未来。
值得庆幸的是,母婴渠道在消极、彷徨之外,还有韧性、创新乃至革命的另一面,我们称之为“大商精神”。承载大商精神的母婴大商,无论体量大小,无论区域广狭,无论模式异同,无论零售代理,都在逆风而上,为行业守住初心、保留希望。
当一个行业没有了精气神,这个行业就没有了未来
中童传媒推出的《母婴大商》系列访谈栏目,就是对这种精神和力量的致敬!《母婴大商》第一季,我们面对面深度访谈了八位整合组织的大商,全方位解构了整合大商的理想与现实,模式与进化。
Part.02
母婴大商
“
站出来当
带头大哥!
”
他们都是头部渠道,早就财富自由,阶层跃升,母婴店业态就算完蛋,他们也是最后倒下的,更可以及时止损,全身而退,潇洒离场。事实上,有的渠道商就是这么干的,已经在国外当起了寓公。
但是,在我与他们的对谈中,感受到更多的却是四个字:唇亡齿寒。他们认为,就算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干得再好,如果占比更多的散户和中小母婴店都消失了,业态的衰退终将吞噬他们,厂家将毫无顾忌地彻底投入线上的怀抱。
面对这种前景,他们没有选择暗度陈仓,金蝉脱壳,提前离场,而是站出来当带头大哥。
通过整合成为母婴大商,带领大家共度难关
母婴人现在都认识到,品牌集中化之后,渠道也是要集中化的,这是经济规律。区域头部渠道就是第一轮集中化的结果。但是这一轮的渠道集中化是空前的:跨区大商和全国性大商的形成不是通过击败同行,而是帮助同行。
整合本身就不容易,在经济和行业的双重低谷期搞整合,更是惊险万分,因为这时候搞整合的容错率是很低的,可谓如履薄冰,一个不小心,不但不会成为母婴大商,反而会被拖入深渊。
Part.03
母婴大商
“
破土而出!
”
他们完全没必要这么做
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了整合
我不想说他们品德多么高尚。因为这听起来有点假。也不认为这是“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的巴菲特式智慧,因为干过的都知道,今天要把母婴店做成盈利,做成正现金流,有多难,多累人。现在的问题不是几句鸡汤能解决的。行业高潮期的整合充满了豪情壮志和英雄主义,而行业低谷期的整合则弥散着唇亡齿寒的悲情。今天没有一定的胸怀、格局和行业担当,是不会有人在行业最低迷、企业最应该收缩的时候,通过帮扶、调改、赋能同行的抱团方式,成为母婴大商的。因为它完全有可能吃力不讨好。
这样的母婴大商,没有衔玉而生的出身,也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护佑。它不是谋定而后动的大策划大战略,而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时的应激反应。这种对逆境的抗争,对绝境的反击,根源于他们从草根成长为区域龙头过程中的不服输不服气。而当年穷小子对财富的狂热渴求,向下沉淀为人到中年依然工作狂的奋斗习惯,向上则炼化成一个行业的求生意志,在母婴大商的外壳下,破土而出。
《母婴大商》第一季之后,我们马上会推出第二季,继续深度访谈不同模式、相同初心的母婴大商,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