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市场新闻 > 正文
宝宝大便次数不正常?只教你1招来判断!
行业编辑:林夕
2025年11月06日 14:56来源于:小张医生聊育儿
分享:

最近小张医生遇到很多宝妈来咨询宝宝排便问题的,有些宝宝吃母乳一天甚至要拉十多次,但是有的宝宝五天都不拉,那到底一天拉几次才算正常。超过几天不拉大便需要来医院看呢?

首先,请各位爸妈记住一个核心观点:判断宝宝大便是否正常,不能只看次数,更要看性状、质地、颜色和宝宝的精神状态。 次数只是一个参考,个体差异非常大。

其实目前也没有说排便次数有个可供参考的正常标准,大便的次数因个人体质和喂养方式而有不同。

1. 母乳喂养的宝宝:

母乳宝宝的大便通常比较稀软,呈金黄色糊状或带有一些细小的颗粒,俗称“奶瓣”,有时会像酸奶一样,有酸味但不臭。

在宝宝出生后头几周,一吃奶就拉大便,这叫做“胃肠反射”。是因为吃奶动作刺激了肠道蠕动而引发排便,这情况一天拉10次都是正常的。

随着宝宝长大,肠道功能成熟后,有些宝宝可能还会出现攒肚。这时,他们可能3-5天,甚至一周才拉一次,但只要拉出的是黄色软糊便,宝宝吃奶好、精神好、肚子不胀、排气正常,就属于正常现象。

这是因为母乳易吸收,产生的食物残渣少。

2. 奶粉喂养的宝宝:

吃奶粉的宝宝,大便相对容易成型,颜色呈现淡黄色或土黄色,质地像花生酱,可能会偏干一些,气味也比母乳宝宝的要重。

相对纯母乳宝宝,吃奶粉宝宝的大便次数会少一些,通常新生儿期一天1-3次,随着月龄增加会逐渐减少到一天1次或隔天1次。因为奶粉的消化,需要肠道花费更多时间来处理。

3. 添加辅食的宝宝:

添加辅食后,宝宝的大便会逐渐接近成人,颜色、性状和气味都会因吃的食物而改变,会变得更稠,颜色可能变深(如吃了绿色蔬菜或火龙果),次数通常稳定在1-2次/天或2天一次。

何时需要警惕并就医?关键看这几点!

了解了正常范围,我们再来看什么情况是异常信号。当宝宝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及时带宝宝来医院看看:

1. 拉得太过于频繁(疑似腹泻)

性状改变是关键: 大便突然变成稀水样、蛋花汤样,含有大量的黏液或血丝。

次数显著增加: 比如平时一天3-4次,突然增加到一天8-10次以上。

全身症状: 宝宝此时出现精神萎靡、烦躁哭闹、不肯吃奶、小便量明显减少(注意:这是脱水的危险信号!)、发烧、眼眶或囟门凹陷等。

2. 好多天不拉(疑似便秘)

这是宝妈们最纠结的问题。首先,要区分攒肚和便秘。

攒肚: 宝宝虽然几天不拉,但拉出来的是软糊便,整个过程不费劲,宝宝精神状态良好。

便秘: 宝宝拉出来的大便干、硬、呈小颗粒状(像羊粪)。宝宝在排便时非常费力,脸憋得通红,甚至哭闹,排出的大便可能因过硬而擦伤肠黏膜带血。同时可能伴有腹胀、食欲不振、烦躁不安。

那么,超过几天不拉需要来医院呢?

这没有一个绝对的天数标准。张医生的建议是: 如果宝宝只是排便间隔时间长(比如3-5天),但精神状态好,能吃能玩,排气正常,最终排出的是软便,那么可以先在家观察,尝试顺时针按摩腹部、做蹬自行车运动等。

如果宝宝已经超过5天没有排便,并且出现了上述“便秘”的任何一种表现(大便干硬、排便费力、哭闹、腹胀),就应该带来医院请医生评估。

对于新生儿(出生28天内),如果超过24小时未排胎便,或后续连续超过3天不排便,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先天性肠道疾病的可能。

小张医生最后想对各位宝妈说:请多关注宝宝的整体状态——吃、喝、拉、撒、睡、长。只要宝宝吃奶香、精神好、体重增长正常、小便量足、大便性状软,那么无论是一天十次还是十天一次,对于TA来说,就是正常的。

今天被观众翻牌了,请容我得瑟一下!

宝宝大便次数不正常?只教你1招来判断!

育儿这条路道阻且长,遇到问题别自己瞎琢磨,可以分享给我,说不定我也会为你翻牌~明天见!

小张医生聊育儿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