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市场新闻 > 正文
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的区别,别再搞混了!
行业编辑:林夕
2025年11月05日 14:43来源于:宣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婴儿食品
分享:

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吃某种食物的时候,吃一点没事,多吃一口就会出现不适,也有时候吃一口就出现不适,在面对这样的问题,多数宝妈很难判断问题出现的根源,其实有时候可能是食物过敏,有时候可能是对食物不耐受,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二者之间的区别,便于在日后喂养中好区分。

食物过敏:免疫系统的 “过度反击”

食物过敏是孩子体内免疫系统对食物产生了变态反应属于 “敌我不分” 的过度防御。比如牛奶中的酪蛋白、鸡蛋中的卵清蛋白,都可能成为 “致敏原”。

过敏反应通常发作迅速,一般在进食后几分钟到 2 小时内出现,症状可能涉及全身:皮肤会起湿疹、荨麻疹,伴随瘙痒;呼吸道可能出现鼻塞、哮喘;消化道会有呕吐、腹泻;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这类反应与免疫系统中的 IgE 抗体密切相关,只要少量致敏食物就可能触发,且过敏体质人群(如哮喘、湿疹患者)风险更高,确诊后需严格避开致敏食物。

什么是食物不难受?消化系统的“消化不良”

食物不耐受则是消化系统无法正常分解食物成分导致的不适,不涉及免疫系统,更像是身体 “处理不了” 而非 “主动攻击”。常见诱因包括乳糖、牛奶、果糖(水果)、麸质(小麦)等。

不耐受症状发作较慢,可能在进食后几小时甚至 1-2 天出现,且症状多集中在消化道:腹胀、腹痛、排气增多、腹泻或便秘,部分人可能有头痛、疲劳,但不会危及生命。

这类反应与身体缺乏特定消化酶有关(如乳糖不耐受是缺乳糖酶),且症状严重程度与食用量相关 —— 少量吃可能没事,吃多了才会不适,部分人可通过减少摄入量或选择替代食物缓解。

二者之间的区别?

1

反应类型不同

过敏是免疫系统介导的 “急性免疫反应”,不耐受是消化系统介导的 “慢性代谢问题”;

2

症状与风险不同

过敏可能引发全身症状,严重时致命;不耐受多为消化道不适,无生命危险;

3

触发量不同

过敏只需微量致敏原就会发作,不耐受需摄入一定量 “不耐受成分” 才会出现症状。

若吃完食物后频繁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 过敏可通过过敏原检测确诊,不耐受可通过饮食日记排查。别把两者混为一谈,才能更科学地管理饮食健康!

食物过敏和不耐受的喂养方式

食物过敏需完全规避致敏食物,食物不耐受可控制摄入量,两者喂养核心差异在于 “是否允许微量摄入”,具体方式分两类:

1

食物过敏喂养:零容忍

1️严格排查并彻底避开致敏食物,包括含该成分的加工食品(如牛奶过敏需避开含乳清蛋白的零食)。

2️选择明确标注 “无过敏原” 的替代食品,比如牛奶过敏可选深度水解 / 氨基酸配方奶。

3️外出就餐或食用成品辅食时,务必提前确认食材,避免交叉污染。

2

食物不耐受喂养:找阀值

1️优先选改良版食物,如乳糖不耐受选无乳糖奶,果糖不耐受选低果糖水果。

2️从极少量开始尝试不耐受食物,观察 1-2 天,逐步找到宝宝无不适的最大摄入量。

3️避免空腹摄入不耐受食物,比如乳糖不耐受者可搭配谷物一起吃,减轻不适。

美好景像、宣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婴儿食品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