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中童传媒记者 原野
当下奶粉行业,市场目光都聚焦到了乳铁蛋白、OPO、HMO 等热门成分。事实上,一个非常低调的营养成分——酪蛋白磷酸肽(CPP),正成为奶粉配方迭代中极具挖掘潜力的营养支点。
中童数据显示,在目前已通过新国标注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中,添加酪蛋白磷酸肽(CPP)的奶粉占比约20%。
《2025年中国酪蛋白磷酸肽(CPP)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CPP市场规模达到18.7亿元,同比增速6.3%。这一增长主要受下游乳制品及功能性食品行业扩张推动,其中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对CPP的添加比例持续提高,是市场规模扩大的关键动力。
01
20%的添加率
CPP的潜在红利
20%的数据直观反映出,作为基础营养吸收的关键辅助成分,CPP尚未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多数奶粉企业更倾向于将营销资源集中于乳铁蛋白、OPO等具有高传播热度的“明星成分”,通过强化免疫调节、肠道亲和等直观功能点吸引消费者。
中童记者对市场上部分品牌旗下产品的 CPP 添加情况进行盘点,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品牌产品公开外包装(3段)
其中,完达山的亲蓓稚萃产品CPP添加量为每100g含210mg,在所列产品中添加量最高。整体来看,不同品牌的CPP添加量参差不齐,从 30mg/100g到210mg/100g 不等。
依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 - 2012 ),标准规定了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值,其中明确了酪蛋白磷酸肽作为营养强化剂,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使用要求,规定其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不超过3.0g/kg,即每100克婴幼儿配方食品中,酪蛋白磷酸肽(CPP)的添加量不得超过300毫克。
因此,在该标准合规框架下,企业在添加量设定上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企业可根据目标客群需求(如针对矿物质吸收较弱群体强化添加),也可基于成本控制与产品定位(如侧重其他热门成分而减少CPP用量)灵活决策。
记者认为,当前20%的较低添加率恰恰反映出市场尚未充分发掘的潜在机会。在乳铁蛋白、OPO等热门成分的竞争日益同质化的背景下,婴幼儿对钙铁锌等基础矿物质吸收的核心需求始终存在。而CPP凭借其“科学提升吸收效率”的隐性价值,既满足了不可或缺的营养支持功能,又避开了同质化营销的红海竞争。这一差异化营养元素,有望成为配方升级中的战略突破口。
02
A2蛋白+CPP的王炸组合
酪蛋白磷酸肽(CPPs)是通过酪蛋白在特定条件下,从酪蛋白中衍生而来的生物活性肽。
作为一类功能性生物活性肽,CPP被广泛应用于营养补充剂领域,具有促进肠道对钙、铁、锌等矿物元素吸收利用、增强牙齿及骨骼中钙的沉积与利用、提升机体免疫力等多重功效。其中,其对矿物质吸收的促进作用,提高矿物质生物利用度,成为高溶解性、高安全性及高生物活性营养食品的主要研发方向。
资料来源:乔巍,许倩,王宇,等.酪蛋白磷酸肽提高矿物质元素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J].乳业科学与技术,2024,47(05):32-38.
母乳中的酪蛋白主要由β-酪蛋白构成(占比54%~85%),远高于其他类型如κ-酪蛋白、α-酪蛋白等,β-酪蛋白的天然结构呈松散、无序的球形构象,其表面分布着大量带负电荷的磷酸丝氨酸簇和糖基化位点,这种松散结构降低了蛋白质的紧密堆积程度,使胃肠道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更容易接触并切割其内部的肽键,形成富含磷酸丝氨酸的活性肽段——即酪蛋白磷酸肽(CPPs)。
目前市面上的CPP原料是以哺乳动物乳汁为原料,通过酶解酪蛋白并分离纯化得到的富含磷酸丝氨酸的低分子质量(1000~5000道尔顿)生物活性肽。
这说明,A2型β-酪蛋白配合酪蛋白磷酸肽(CPP)将构成更优质的营养组合。
A2型β-酪蛋白因其与母乳β-酪蛋白更相似的温和消化特性(不含A1型β-酪蛋白可能引发的肠道不适),与母乳中天然高占比且易消化的β-酪蛋白结构特性一致,能进一步优化婴儿对蛋白质的舒适吸收;而CPP作为β-酪蛋白消化产生的活性肽段,富含磷酸丝氨酸,可精准结合钙、铁、锌等矿物质,提升其生物利用度。两者协同作用,既保障了优质蛋白质的温和消化,又强化了关键矿物质的吸收效率,从而为婴幼儿提供更全面、易吸收的营养支持,是配方奶粉优化的理想组合方向。
目前市场上主打A2型蛋白+酪蛋白磷酸肽(CPP)的配方奶粉产品仍属细分赛道,整体布局品牌相对有限,其中飞鹤星飞帆卓睿Pro系列、海普诺凯荷致系列、君乐宝至臻a2系列、贝因美多系列是该组合的主要代表品牌。通过整合A2型β-酪蛋白与CPP,聚焦婴幼儿营养吸收的精准优化。
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市场透明度也越来越高,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添加了什么”,而是关注“吸收了多少”,围绕酪蛋白磷酸肽(CPP)打造差异化营养组合,或许将成为下一阶段奶粉配方升级战中的关键突破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