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报道指出,市面上多款儿童鳕鱼肠,可能存在“高钠”风险。
报道的核心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审视现有产品的一些细节:
1、多品牌被点名:报道中特别提及,例如“爷爷的农场”DHA高蛋白鳕鱼肠,虽然宣传“严格控制食用盐添加量”,但其钠含量达到774mg/100g。更甚者,“韩真珠”鳕鱼肠原味的钠含量甚至高达812mg/100g。而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标准,固体食物中钠超过600mg/100g即为高钠食品。
2、“代糖”问题不容忽视:即使产品使用海藻糖、木糖醇等代糖替代白砂糖,专家也建议3岁以下的孩子不宜食用,认为其可能影响味觉发育和肠道菌群。
这对我们现有选品策略和货架布局是否有些启示?
面对这些被点名的品牌和具体高钠数据,我们在门店的鳕鱼肠进货和陈列上,是否需要做出更具针对性的调整?如何评估现有库存和未来采购计划?
当消费者对这些具体品牌或鳕鱼肠的钠含量、代糖问题提出疑问时,我们如何更准确、透明地解释产品信息,并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健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