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中童传媒总编 王晨
01
乱成一锅粥
价盘混乱,消耗的是渠道的利润,厂家出厂价没变。厂家赚钱而渠道商不赚钱,这种状态持续久了,渠道商必然造反。
大品牌看似江山极大,其实是坐在火山口上。只要出一点不该出的错,渠道会立刻反目抛弃。多美滋2年之内从中国奶粉老大跌成“其他”,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因此,大品牌成立了KA部(重点渠道部),做定制粉,定向利益输送,弥补大通粉给渠道造成的利润损失。
品牌方心里是不想这么干的。大通货才是品牌方的“亲儿子”,定制粉都是低价出给大渠道的,盈利能力比“亲儿子”差多了。
而且,定制粉的起订量门槛和批量作价的定价机制,刺激了大连锁跨出所在区域,在全国范围内整合门店,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于是原来那些已经有了几百家上千家规模的大区连锁,都在往全国性连锁去发展,都把目标定在了上万家。
上万家是什么概念?
现在母婴业也才十几万家。
这个行业里出三五家上万门店的大连锁,就可以称之为渠道寡头了。
品牌方更不愿意把渠道养成连锁寡头的。维持“客大欺店”的格局不好吗?渠道商都给品牌商打工。养蛊养成“店大欺客”,自己就被动了,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因此,大品牌在定制粉上又给出了一个约束条件:连锁整合进来的门店卖定制粉,必须换门头。
毕竟,连锁门店的奶粉,是连锁总部供,而不是当地的奶粉代理供,就已经打破了品牌方划区管理的渠道体制。如果连门头都不换,省区经理是没法跟代理商交代的。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零售业奇观:一家母婴店,挂着好几个连锁的门头,最夸张的,挂着七八个。
这里面有向全国扩张的连锁,有跨区连锁,有省内连锁,还有省内整合完了再整体加入全国性整合的。
都乱成一锅粥了。
02
整合要不要止于拼单?
没办法,去年金九旺季没有如期到来,进店客流明显减少,消费降级明显,宝妈对小杂牌接受度下降,今年还会关一批门店。
不加入,年底真的会死。
母婴业自2017年之后,形势急转直下,在大量的代理和门店反应不及被迫退出市场之后,行业竟然没有出现“剩者为王”的迹象,留在桌面上的玩家依然十分内卷和痛苦,很多人都是死扛着不离场,账面上已经资不抵债,却依靠从代理商那里压榨来的现金流,强行支撑门店的运转。
很多母婴门店和连锁的回款越来越慢,不同供应商的待遇不同,明显可以感受到“拆东墙补西墙”,用6个锅盖,盖10口锅。
整合加剧了大小客户之间的不平等,造成“强者更强”的博弈态势。俱乐部的渠道成员拿到厂家给的专供弹药,在这个内卷的市场里,必然是一部分揣到兜里,一部分变成子弹打向对手。
甚至全部打光。
没有进入俱乐部的母婴店,不会坐以待毙,要么原地抱团,要么加入大连锁。母婴店在不同平台之间流窜挑选,看谁的条件好,看谁有前途,想尽办法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迎来这一天。只不过,母婴市场的快速缩量,极大地加速了这个过程,把行业大整合提前了。很多人其实没有做好准备,不少整合方,也是被形势逼迫,强行上马,还得随着形势的急速变化朝令夕改,相机而动。
而被整合者,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统战价值”,有的难免待价而沽,首鼠两端,更是加剧了这轮整合的复杂性。
一个整合会刺激另一个整合,各方势力之间此消彼长,你不想整合,兄弟们也会逼着你“黄袍加身”。
整合的齿轮一旦开启,就不是个人意志说了算的。
越来越多的整合,在主动与之前母婴业的拼单式整合划清界限。在他们的规划里,奶粉拼单只是第一步,只是敲门砖,他们寻求的是权力向总部的集中,整盘货向门店的输出,管理和运营的标准化,因为只有这样,商品的流通才有效率。
这样的整合是很难的,因为从母婴店老板手里“缴枪”,不是件容易的事。中国的母婴店老板都阔过,不是那些抱着些小钱到处找人加盟的小白。小白们巴不得总部给我安排好了,而母婴店老板都是想着自己进货的。
“缴枪”最好的时机,就是现在这种经济和行业的双低谷。说句不好听的,“趁你病,要你命”。整合方只是拿着惊爆眼球的奶粉进货价诱惑母婴店,来不来随你,但谁都知道,在这场博弈的阳谋中,母婴店的选择很少,想想今年继续阴跌的业务,和明年更加晦暗的前景,只能接受这城下之盟。
而大连锁所图甚大。那就是连锁这种管理技术所追求的大一统,标准化。
而母婴各个细分赛道的品牌集中化进程,要在配合连锁的大一统,标准化。这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
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曲折的。目前看来,权力无法做到彻底的集中,这样的整合往往隐患很多,大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整合的规模是上去了,但是内耗也很大。
因此,不少整合方在定制粉之后,迟迟没有迈出第二步,因为你统一别人货盘的前提,是你的这盘货,从产品到营销方案,比他原来那盘货要更赚钱。
很多整合方还做不到这一点。
那就停留在奶粉拼单上,行不行?
有什么不行的?
胖东来现在能这么火,是过去几十年的积累。而最近的这20年里,胖东来背后一直站着“四方联采”。
那就是个拼单机构。
事实证明,拼单容易,长期稳定的拼单,也是个技术活,也需要精巧的顶层设计,高超的运营技巧,和共赢的老板共识。
渠道商只有以正确的方式,联合起来,才能要求品牌巨头重新校正过去5年严重失衡的产业链利润分配。
*本文图片由AI辅助完成,文章为作者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