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女儿是小棉袄,养育女儿看起来轻松一点,不过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总会有一些过来人提供“经验”,但有些养育方式是过时有害的。
家有女宝宝的家庭,下面这4件事不要做。
01
不要挤乳头
不少妈妈发现,宝宝出生后不久有乳房肿胀的情况,有的宝宝甚至还会分泌少量乳汁,其实宝宝出现乳房肿胀不是什么怪现象,而是受到母体残余的雌性激素的影响。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乳房肿胀的情况会慢慢消失。
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给宝宝“挤乳头”,这样极容易引起宝宝皮肤破损,导致皮肤发炎,甚至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病菌感染,引发败血症。
一个刚出生几天的女宝宝,因为家乡风俗,奶奶要给她挤奶头,说防止乳头内陷以后好喂奶,结果宝宝的乳头被挤破严重感染,虽然经过抢救性命无忧,但却留下了难看的疤痕,将会导致双乳发育不对称,以后还会影响喂奶,无辜的宝宝成了愚昧的牺牲品。
另外,还有些新生宝宝会出现“假月经”、“假白带”的现象,这也是受母体雌性激素的影响导致的,一般在几天内就会消失,无需过度担心,更不要刻意帮助宝宝“止血消毒”。如果宝宝出血量较多,持续时间较久,那就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以免是疾病因素导致的出血。
02
别穿开裆裤
刚满周岁的女童莉莉肛门周围长了两个米粒大小的肤色丘疹,爸妈开始并没在意。可后来丘疹体积越来越大、数目越来越多,于是带孩子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的诊断让他们大吃一惊,莉莉竟然得了性病——尖锐湿疣。
经过综合分析,医生认为,莉莉经常穿开裆裤,很可能是父母带她外出游玩过程中从外界感染了尖锐湿疣的病毒。
一位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穿开裆裤而把异物塞进阴道的女宝宝,他们每年都能接诊七八例,塞入的东西也千奇百怪,珍珠、纽扣、餐巾纸、棉签、水彩笔套……
光屁股会使宝宝的屁股、生殖器官长时间暴露在外,但是宝宝较小非坐即爬,身体暴露部位易受污物侵染,可能患上尿道炎、膀胱炎、泌尿系统感染,甚至引发蛲虫病等疾病,还容易被锐器扎伤、被磕碰受伤或被火、开水烫伤。
医生奉劝家长,如果带孩子出去最好别穿开裆裤,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否则,通过间接接触不幸感染了各种疾病会后悔莫及。
03
不要过度清理私处
朋友的婆婆,给她家女宝洗澡时,总是用力搓搓搓,就连私处也搓得红红的,觉得这样才干净卫生。
其实,宝宝的私处和我们不一样,没必要洗得太干净,也不适合用力搓。特别是一些妈妈会把女宝宝私处的白色分泌物当做“脏东西”,刻意擦掉。
其实,这些白色分泌物并不脏,而且对粘膜有保护作用,每次洗澡都把它擦掉,可能会造成宝宝局部粘膜轻度损失,还可能让宝宝粘膜遭到来自肠道的细菌感染。
正确的清洗方式在这里
家有女宝的需要注意:
04
别乱吃乱补保健品
有的家长总担心孩子发育落后,就找来各种保健品偏方来补充营养,如果买到了不合格的儿童保健品,不仅没用还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家住广东梅州的1岁女童小钟,偶然一次在尿尿的时候,被父母发现出现了严重的血尿,家人着实吓了一跳,赶紧带着孩子到广州求医。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泌尿外科二区主任-李天表示:通过B超检查,发现小钟双肾多发性结石,同时左边输尿管上端和下端都有石头塞住 ,双肾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肾积水,而且抽血结果显示肾功能有变化。
女孩体内共有9粒结石,其中最大的结石体积居然达到了2厘米。
为何年仅1岁多的孩子会长这么多结石呢?医生通过详细询问家属后,才排查出当中的罪魁祸首。
医生:”第一她是一个早产儿,第二她的父母身高不高,特别是出生10个月之后还没有长出牙齿,父母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结果相信了补钙保健品 ,人为添加一直补钙。“
为什么有些增高药能让孩子长高?
2014年,胡女士发现9岁的女儿比同龄人矮不少,在夸张广告宣传下,她给女儿买了一些增高保健品。
虽然女儿的身高确实有所增长,但副作用也出现了:女儿胸部开始发育,并且来了月经。送往医院检查后发现,那款保健品导致孩子性早熟,而她的女儿在成年之后身高将很难突破150厘米。
不少保健品加速骨龄增长,缩短生长期,虽然获得了短时的长高,但代价是孩子将提早停止发育,花200多块买来的,只是孩子的性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