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周晓宇
植提桥是国内天然活性成分(天然功能原料)领域的分享型专业传媒和中国天然健康产品原料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合作伙伴。
作为当前中国大健康产业中兼具专业、前沿、引导及消费者教育的新媒体平台,植提桥现已成为我国大健康产业链中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贡献力的媒体平台,并已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地建立了广泛的传播网络。
5月14日,植提桥海外市场总监胡文韬受邀参加第八届中国营养品大会,并与中童传媒深度联动,围绕《下一个市场风口,海外情绪健康趋势洞察》进行深入剖析,从市场现状、产品趋势、开发方向三个维度,为母婴营养及大健康行业提供可落地的独家战略参考。
情绪健康正成为营养品市场的核心增长赛道。
植提桥海外市场总监胡文韬介绍,海外情绪健康市场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而国内尚处早期,但未来潜力巨大。
“这一赛道不仅吸引着消费者的关注,更牵动着从原料商、代工厂到品牌方的全产业链布局。”
植提桥海外市场总监胡文韬
情绪健康市场前景广阔
过去五年,全球情绪营养品市场规模以年复合增长率6.5%的速度攀升,预计到2033年将突破13亿美元。
这一增长背后是消费者对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提升,以及供应链的快速响应。在北美和欧洲市场,情绪健康品类增速高达16%,远超传统骨骼、免疫等赛道;而国内因专业产品缺失,市场仍待培育。
“情绪健康不仅是消费需求,更是产业升级的机会。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不同企业都在布局情绪、焦虑、压力、睡眠等系列产品,涉及原料商、代工企业、品牌、渠道等。像GNC、自然之宝、Swisse等国际品牌已率先布局,国内企业若想分羹,需从原料选择、产品形态到市场教育全面发力。”
热门原料浅析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情绪健康市场如今已跳出 “维生素 + 矿物质”的传统框架。以美国2024年情绪健康原料TOP10为例,镁元素以12.2亿美元销售额登顶,年增长率 达27.4%。此外,南非醉茄、GABA、藏红花、红景天等草本成分占据七席。
GABA:从睡眠到口服美容的跨界顶流
作为神经递质的γ-氨基丁酸(GABA),因其明确的舒缓压力、改善睡眠功效,成为海外市场的“明星成分”。
胡文韬指出,GABA的优势在于安全性高、体感明显,且生产成本逐年下降。日本市场已将其应用拓展至运动营养、口服美容等领域,产品形态涵盖软糖、巧克力甚至酸奶。
“GABA不会单打独斗,它需要与其他成分复配,比如胶原蛋白、益生菌,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南非醉茄:科学驱动的草本之王
原产印度的南非醉茄凭借临床研究积累与多功效特性,成为全球情绪健康赛道的“黑马”。其不仅能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还在女性健康与免疫领域崭露头角。胡文韬提到,辉瑞、雀巢、联合利华等巨头已推出含南非醉茄的产品,而国内企业可通过跨境电商试水这一原料。“科学性是南非醉茄爆火的基础,但品牌端的助推和社交媒体传播同样关键。”
藏红花:植物黄金的“新战场”
藏红花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原料,在国内主要作为香精香料使用,应用范围较窄。然而,它正在成为全球市场下一个潜力原料。藏红花原产于西班牙和伊朗,生长环境独特,采摘困难,产量低,因此成本极高,被称为植物黄金。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藏红花中的藏红花素和藏红花醛对缓解压力、抑制多巴胺等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使用剂量小,效果显著,作用机理明确。”
“未来藏红花在情绪健康和女性健康领域都会有新的增长点,尤其是在改善女性 PMS、更年期等方面。同时,藏红花的供应链将越来越透明,生物合成和植物细胞培养技术也在降低其成本,扩大应用范围。”胡文韬表示。
镁元素:被低估的矿物质“潜力股”
镁元素参与人体300多种酶促反应,其安全性与功效性近年得到美国CRN的官方认可——每日摄入上限从400mg提升至500mg。胡文韬介绍,镁在北美市场的认知度已仅次于维生素D,但国内布局企业寥寥。
“国内企业熟悉的钙铁锌市场已趋饱和,镁元素或将成为下一个矿物质增长极。尤其是在骨骼健康,情绪支持、认知改善等方向都值得深挖。”
益生菌:情绪益生菌新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益生菌也是海外情绪健康市场的新兴原料。
“益生菌的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多集中在消化健康领域。但在海外市场,情绪益生菌等新的赛道受到关注,增长迅速。”
据悉,这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情绪、压力和睡眠等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科研端对肠道与大脑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
“目前,全球益生菌头部企业都在布局情绪健康益生菌,包括IFF、Probi、拉曼、Probiotical、微康生物、善恩康、一然生物等。而且益生菌复配是毋庸置疑的趋势,除了加益生元外,还可以加入后生元、草本植物等。具有药食同源效果的草本植物可能代替一些传统的益生元。同时,精准化益生菌和新一代益生菌如 AKK 菌也值得关注。”
此外,在海外情绪健康市场,微藻提取物、玉米叶提取物、罗布麻提取物等新原料也都在迎来发展机会。例如,法国一家企业推出了一款用于改善情绪健康的藻类原料。美国一家企业从玉米叶中提取了活性成分6-MBOA,该成分已有两项临床研究证明其能促进情绪健康。
产品形态:从胶囊到食品化
另一方面,海外情绪健康产品正打破传统营养补充剂的边界,向食品化、场景化转型。
以美国市场为例,情绪类功能饮料销售额增速高达50%,远超免疫和消化品类;软糖、巧克力等剂型则解决了儿童与中老年群体的吞咽难题。
“消费者不愿每天吞服大量药片,便捷、美味的产品形态将成为趋势。” 针对儿童市场,美国市场目前已推出含藏红花、Omega-3甚至洋甘菊的情绪健康产品,强调安全性与适口性。
未来趋势:复配、功能多元化与本土化
“情绪健康市场虽然目前体量尚小,但市场增速很快,前景广阔。”
未来的趋势将会包括配方复配、功能多元化、食品化形式等,比如以情绪健康为支点,延伸到其它健康方向,包括免疫、消化、认知、压力等,产品卖点多元化,市场商业化产品也相对比较成熟。
总得来说,情绪健康市场将围绕四大方向展开。
1.中西复配:草本植物与矿物质、维生素的协同作用,需遵循科学配比而非简单堆砌;
2.功能融合:一款产品同时解决情绪、免疫、消化等多重痛点,更受消费者青睐;
3.草本崛起:药食同源成分或成突破口,但需强化临床背书以与国际草药竞争;
4.本土创新:借鉴海外经验时,需结合国内消费习惯,例如将“养生水”概念与情绪健康结合。
抢占增量市场的核心战场
“海外情绪健康市场的成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从原料选择到产品开发的完整范式。”
不过胡文韬也认为,盲目照搬海外模式并不可行,供应链透明度、消费者教育以及政策合规性都是本土化落地的关键。
随着全球消费者对情绪健康的关注度持续攀升,情绪营养品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尤其对于母婴营养转型全家营养来说,情绪健康赛道或将成为抢占增量市场的核心战场。
当然,最重要的便是要时刻关注热门原料和产品趋势,开发出适合国内消费者的情绪健康产品,把握这一市场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