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枕巷
“用围棋来形容的话,门店的健康管理和销售活动,是一种博弈的行为,更是一种协同之道。”
在今年的第二届母婴精品店&健康管理门店大会上的《健康管理到底是销售?还是管理?》环节中,山东杜爸佑童会创始人杜聪与参会者一同复盘过去的经验,探讨接下来一个合格的健康管理门店到底应该怎么做?
业态趋势
想要总结发展规律,就必然绕不过门店业态的现状。杜聪认为,当下行业中的健康管理门店业态有以下特点:
第一,新生代父母对科学育儿的需求显著提升。“许多门店老板应该都能感受到,许多营养品,比如说维生素AD、D3现在卖的特别好,市场上也不用过多地进行教育,但如果放在4 、5年前我们跟顾客推荐这些,顾客都会把我们骂得要死,所以这就是说,顾客的认知和他的健康管理理念也在同时升级。”
第二,中国儿科医生严重不足,中国居民对于科学循证育儿缺乏权威渠道科普,这就为90后父母更多地选择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门店带来了条件。“90后和95后的宝妈,她们认可的除了科学,再有就是高效、方便,所以她们宁愿去相信一个所谓的网红博主,或者说所谓的科学育儿达人,也不一定会专门跑到医院里去解决一个孩子的小问题。”
但同时,杜聪也认为,行业中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经营困难,难以维持良性的发展,最终陷入恶性循环:“作为母婴店,我们一定是以销售为目的的,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
单纯产品推销容易引发客户对“过度营销”的质疑,并最终导致客户复购率普遍偏低,缺乏长期粘性,消费生命周期短等诸多问题。而重复性的推销,销售型导购缺乏职业的价值感和他的认同感,离职率高达60%。
健康管理的价值重构
针对上述的情形和问题,杜聪提出了健康管理的破局三维价值模型。
第一,专业认证矩阵。杜聪认为,门店的专业形象,一方面来自团队的专业资质,例如老板和店员的营养师资质、儿童健康管理师认证、中医小儿推拿师资格等,另一方面则来自门店本身的专业资质,例如获取国家政策支持、认证,从品牌方及媒体平台获取资源。
第二,服务可视化。“我们一定要具象化、科学化地去管理顾客孩子的健康,用数据来说话。”杜聪提出,健康管理门店需要建立有效的客户健康管理档案,例如生长曲线监测表、过敏风险评估、营养摄入分析报告等。
第三,建立差异化竞争壁垒。杜聪认为,门店的专业护城河不仅来自老板和店员,也需要各种硬性的专业设备的加持。
健康管理门店的未来
“医-店-家协同模式,是健康管理门店的最终出路。”
医-店-家协同,是由国家提出的,一种鼓励医疗机构与社区母婴服务机构合作,通过“养育照护小组”等形式,为家庭提供科学育儿指导的行业模式。杜聪认为,这一定是健康管理门店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以门店为中心,上游是我们的品牌方,如果我们做得好、量OK的话,我们完全可以要求品牌方为我们提供定制产品,从昨天(五月十四日)的供应链大会上(破局·创新·共赢!营养品大会—供应链分论坛为行业注入新动能!)可以看出,对供应链来讲,这不是什么难事。”
“中游就是检测机构和培训学校。”杜聪提出,当前门店普遍关注的赛道是过敏,而在这之后,热门话题会是情绪管理,这就对门店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下游是社区和医疗机构,不管是婴幼儿,还是成年人、老年人,如果我们能够和成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那我们这个店出路就有了。”
通过长期的探索,杜聪对健康管理门店业态的发展方向得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预判将如何成为现实?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