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是源于乳腺腺体、脂肪、淋巴、血管、乳头等乳腺相关组织的疾病,涵盖乳腺炎症性疾病、乳腺良性病变、乳腺恶性肿瘤、先天发育异常等。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而在乳腺恶性肿瘤方面,中国乳腺癌年新发数超过35万人,阿斯利康统计的G7国家年新发数达到65万人,发病人群基数大。
爱康集团发布的《2023年中国女性健康粉红报告》显示,在爱康体检中心接受乳腺超声检查的320万人次女性中,除乳腺增生以外,乳腺结节(包括乳腺实性结节、乳腺囊性结节等不同类型的结节)检出率最高,为33.94%。这意味着每3个女性里就会有1人患有乳腺结节,如果是恶性的乳腺结节,还有可能演变为乳腺癌。如此庞大的患病人群和持续增长的市场规模,凸显了乳腺健康领域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从“人工提取”到“天然药食”
乳腺健康市场迎来安全新成分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女性对乳腺健康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从预防到治疗,从保健食品到医疗器械,乳腺健康市场涵盖了多个领域。近年来,该领域的功能性食品逐渐走红,各大品牌不仅在核心组分方面发力,也逐渐将药食同源物质应用其中。
01 植物提取物
①异黄酮类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主要成分是染料木黄酮、大豆黄酮,其能够选择性结合雌激素受体(ER-β),双向调节雌激素水平,抑制乳腺细胞过度增生。常见产品有大豆异黄酮胶囊、大豆蛋白粉等。此外,红三叶草异黄酮比大豆异黄酮更接近人体雌激素结构,对绝经后乳腺组织保护效果更显著。多项研究显示,每日摄入40~80 mg红三叶草异黄酮可降低乳腺密度,降低乳腺的患病风险。
②多酚类
研究证实,蒲公英多酚能够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少乳腺组织炎症因子(如IL-6、TNF-α)。但是其水溶性差,需结合脂质体包裹技术提升生物利用度。
③植物甾醇
与胆固醇结构相似,植物甾醇可以干扰乳腺细胞膜脂筏形成,抑制促癌信号传导。研究表明每日植物甾醇的摄入量1.3~3 g才能显效,但高剂量可能引发胃肠不适。
02 动物性成分
①乳铁蛋白
研究显示,乳铁蛋白能够螯合游离铁离子阻断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增殖,直接中和细菌内毒素。
②深海鱼胶原肽(分子量≤1000Da)
Gly-Pro-Hyp三肽序列促进乳腺成纤维细胞增殖,加速受损组织再生。但因其易吸湿结块,需通过喷雾干燥+微晶纤维素包被处理。
虽然部分动植物提取成分开始应用于乳腺健康领域,但仍然面临着安全性的挑战。其中,有些成分属于人工合成,如人工激素前体,往往因缺乏长期食用数据而被质疑,有可能产生毒副作用,存在个体性差异。而在一些混合物中,尽管添加的成分来自天然提取物,是由动植物提取纯化而来的单一或复合组分,也不代表没有毒性,都需要评估其安全用量和活性范围。
面对动植物提取成分的不足,在乳腺健康领域发展药食同源物质的应用,将成为未来趋势。在“天然养生”理念盛行的当下,药食同源类产品不断被消费者贴上“安全”“温和”的标签,因此在乳腺健康市场占据优势地位。对于消费者来说,药食同源物质具备天然的“信任壁垒”,它们经过千年食用历史的验证,安全性有保障,未来在乳腺健康方面的应用也将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呵护乳腺健康
盘点八味药食同源天然成分
中医对乳腺疾病病因的分析主要基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认为乳腺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感邪毒、脏腑功能失调等。
在乳腺健康方面,女性更倾向于选择成分安全的药食同源物质。根据《2023女性营养白皮书》的数据显示,女性购买药食同源产品比例高达61.4%,且女性是药食同源成分消费的重点人群。
有关专家指出,乳腺健康与饮食密切相关,建议女性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绿茶、葡萄籽提取物、番茄酱等。药食同源既承载着千年中医的养生智慧,又契合现代健康理念中对天然、安全成分的需求。从厨房食材到调理良方,药食同源物质以温和而持久的力量,悄然为女性乳腺健康筑起一道天然防线。
01 佛手:疏肝理气之能手
佛手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从中医理论来讲,乳腺问题很多时候与情绪、肝气不舒相关。当女性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易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乳腺健康。佛手可以帮助梳理肝气,让气机通畅,从而缓解因肝气郁结引起的乳房胀痛等不适。
02 灵芝:调节免疫促恢复
灵芝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等作用。对于乳腺健康而言,良好的免疫力能帮助身体及时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预防乳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灵芝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升免疫细胞的活性,有助于维持乳腺组织的正常生理状态。一些研究还发现,灵芝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03 西洋参:滋阴益气助调养
西洋参性凉,具有滋阴益气、清热生津的功效。对于一些因气阴两虚导致乳腺不适的女性尤为适用。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女性压力大,易出现气阴不足的情况,表现为疲劳、口干、心烦等,这些也可能影响到乳腺健康。西洋参能够补充人体的气阴,改善身体的内环境,缓解乳腺组织因气阴不足产生的不适。
04 铁皮石斛:养阴清热护乳腺
铁皮石斛有养阴清热、益胃生津等作用。中医认为,体内阴虚有热可能会影响到乳腺,导致乳腺出现一些热证表现,如局部红肿、疼痛等。铁皮石斛能够滋养阴液,清除体内虚热,对改善乳腺的内环境有一定帮助。其丰富的多糖等成分还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有助于增强乳腺组织的抵抗力。
图源:网络
05 黄芪:补气固表强免疫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等功效。“气”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充足的气能够推动血液运行,维持乳腺组织的正常营养供应。当人体气虚时,血液运行不畅,可能会在乳腺部位形成瘀滞,引发乳腺问题。黄芪通过补气,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和缓解乳腺疾病。
06 山茱萸:补益肝肾调内分泌
山茱萸的主要功效是补益肝肾。肝肾与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关系密切,而内分泌失调是导致乳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山茱萸通过调节肝肾功能,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的平衡,减少因内分泌紊乱对乳腺的不良影响。对于一些因肝肾不足、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乳腺增生等问题,山茱萸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07 天麻:平肝息风缓疼痛
天麻具有平肝息风的功效。当女性因情绪波动等导致肝阳上亢时,可能会出现乳房胀痛等不适症状。天麻能够平息肝风,缓解因肝阳上亢引起的乳腺疼痛等问题。
08 肉苁蓉:补肾益精助调养
肉苁蓉有补肾益精的作用。从中医角度来讲,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充足对于维持女性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包括乳腺健康十分重要。肉苁蓉通过补肾益精,有助于调节女性的身体机能,增强体质,间接对乳腺健康起到保护作用。
图片
治疗乳腺疾病
药食同源物质还有四大待解难题
从传统食疗智慧到现代医学实践,药食同源物质凭借天然属性与潜在疗效,为乳腺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仍横亘着四大亟待破解的核心难题。这些难题不仅关乎物质的科学验证与临床转化,更深刻影响着其从理论走向应用的可行性,亟待学界与产业界携手探索破局之道。
01 缺乏系统性研究
尽管药食同源物质在传统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但现代医学对其在乳腺疾病治疗中的作用研究相对不足。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实验室阶段,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例如,对于一些具有潜在抗癌作用的药食同源物质,如绿茶提取物、姜黄素等,虽然体外实验显示其对乳腺癌细胞有抑制作用,但在人体内的实际效果和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02 作用机制复杂
药食同源物质的成分复杂,其在乳腺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些药食同源物质可能通过调节内分泌、抗氧化、抗炎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但具体的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尚不清楚。这使得在临床应用中难以准确评估其效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03 缺乏标准化产品
药食同源物质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市场上相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例如,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种药食同源产品,其成分含量和纯度可能差异较大,影响了治疗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此外,缺乏标准化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检测方法,也使得药食同源物质在乳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04 缺乏专业指导
药食同源物质的使用缺乏专业的医疗指导,患者往往自行购买和使用,难以保证合理用药。一些患者可能不了解药食同源物质的正确用法和剂量,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此外,缺乏专业的医疗人员对药食同源物质进行评估和推荐,也使得患者在选择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盲目性。
总结
更好地发挥药食同源物质在乳腺疾病治疗中的作用,科学研究是关键的解决措施。科学研究不仅能够提供科学依据,还能指导标准化生产、支持政策制定、促进专业教育和提高公众认知。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确保药食同源物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乳腺疾病治疗中的潜力。
来源:未来食品实验室
内容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