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行业观点 > 正文
10月1日奶粉新政能否促使乳企起死回生
2015年09月28日 15:11来源于:网络
分享:

奶粉新政的实施不仅是代加工会遭遇重创,大部分国内企业都将受到影响,而聚焦于新规适用范围引起的一场关于国内品牌和国外品牌的关注与争论是中国奶粉业企业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第二条中明确表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其产品配方的注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一个最重要的是考虑退出1400个品牌以后怎么收割这部分市场。”上述国内乳企离任高管称,现在大家在等10月1日新政落定,到时候行业会有很多博弈,也会在政策推出后的缓冲期内消化、调整。

“国内市场的整顿会给国外品牌留出很大一部分市场。”王宝印对即将来临的注册制改革仅针对国内生产企业表示担忧,出台政策的时候国内外应该是同步的,中国国内的管理品牌标准应该和国外是一致的,国内严管之后给国外品牌留下很大空间。“市场竞争就像赛跑,如果停步不前,短期内国内婴幼儿乳粉市场就会被国外市场占领,等再去抢占时,从时间上和空间上都不允许了。”他说。

10月1日奶粉新政能否促使乳企起死回生

目前按照试行办法的规定,中国市场上的乳粉企业将面临三类境遇:一是外资品牌进口产品不受影响,第二类是海外建厂的国内企业也会逐渐加大海外产能以规避国内政策管制,或者有能力的中小企业也会将品牌外迁。事实上国内许多乳企都与国外巨头有合作建厂、拓展海外奶源地的动作。早在2012年,伊利股份(15.40, -0.33, -2.10%)就宣布投资11.03亿元在新西兰建配方奶粉厂,年产4.7万吨配方奶粉,随后,蒙牛、贝因美、合生元、圣元等国内奶粉企业纷纷加大了与国外公司在奶源、研发、生产等方面的合作。如合生元公关负责人朱辉称,尽管产品系列众多,但主要为原装进口,暂时不受国内政策限制。

第三类是本土企业,直接掣肘于许可证数量多寡。像飞鹤乳业这类拥有4个许可证的企业并不是多数,更多的是像圣元、三元、雅士利等企业,必然面临品牌调整或工厂外迁的可能。

“如果真的要去国外做产业链,不仅生产周期长、资金占有时间长运作风险也很大。”上述乳企离任高管称,国内工厂可能一两周就可以生产出来,但在国外生产需要经过国外、国内双重检测,动辄七八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是否能做好供应链管理是很大的问题,同时销售进度能不能跟进,也对营销、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婴幼儿乳粉消费有持续性,如果后续不能保证,消费者会更倾向于选择不受影响的国外品牌。”王宝印说,这对于国内乳粉企业的调整而言,损失代价巨大。

不仅作为企业经营者的王宝印有这样的担心,上述乳企离任高管亦表达出对行业的担忧,“中国的法律只能管中国,国外企业受制于国外准则,国际贸易遵循国际准则,国外企业没有同样去管的话,会让中国企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网络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