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数人的认知里,婴童用品市场极致广阔,毕竟几乎每一个细分领域都能催生出数亿级的市场体量,但近两年,一个直接的观感是,这个赛道也开始弥漫着一股卷不动的焦虑:价格战此起彼伏,同质化产品扎堆涌现,品牌新一轮进化方向无处可寻。
然而在看似饱和的红海之下,市场增长逻辑早已从人口红利驱动转向场景深挖与价值重构。母婴行业观察发现,在传统婴童用品品类增长放缓的同时,诸如青少年洗护、高端出行、精致睡眠与悦享喂养四大细分领域正异军突起,为行业撕开全新的增长口子。
青少年洗护
分龄趋势推动下的专属护理新蓝海
成人洗护市场卷生卷死,婴童洗护市场激战正酣,相对而言,青少年洗护赛道尚未完全抽离于两者之间,似乎更具增长潜力。一方面,用户基数足够大,截至2024年底,13-18岁青少年规模9575万人,接近1亿;另一方面,用户洗护需求更迫切,13-18岁青少年皮脂分泌旺盛,皮肤问题主要集中在头皮/头皮出油,以及皮肤出油/青春痘(痤疮)/闭口两大方向。
与旺盛的用户需求、广阔的增长空间相对的是,当前市面上真正以青少年群体作为核心用户群的品牌和产品供给相对稀缺,从产品布局到品牌定位,青少年系列更像是捎带着做。据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全球分龄洗护行业白皮书》显示,2024年,13-18岁青少年洗护产品占总市场规模比例仅为11%,市场规模约36.2亿元。
进一步梳理当下已纵深延展布局的婴童洗护品牌,譬如袋鼠妈妈、海龟爸爸、兔头妈妈、十月结晶、红色小象、戴可思、松达、Babycare、植物妈妈等先后加码入局,但真正跑赢赛道、抢占用户心智的依旧寥寥。归根结底,概念宣称或是噱头宣传都并非核心竞争力,接下来从品牌的视角应更多关注消费者教育、功效产品研发及结合线下诊疗精准定位皮肤问题。
高端出行
消费分级催生下的品质竞争新战场
“刚需高频消费更注重性价比,大件消费更重视品质也更理性,非必要的消费会减少支出”,近两年,母婴用户的消费观呈现出清晰的分层特征。这种分化在婴童出行领域尤为显著,“双速增长”的态势持续凸显,一方面,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基础款产品凭借价格优势占据稳定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高端化趋势加速渗透,新生代父母对聚焦功能或价值创新的高端品牌和高质产品表现出强烈的购买意愿。
根据第三方数据,2025上半年,主流电商平台上,0-474元价格带的婴儿手推车产品销售额占比达30.28%,客单价超过2370元的婴儿手推车产品销售额占比达25.27%。数据背后,当多数父母还在为百元级婴儿车的轻便、耐用纠结时,已有部分追求高端品质的年轻爸妈不再将婴童出行工具视为“过渡性用品”,而是当作家庭生活方式的延伸,愿意为千元或万元级婴儿车/安全座椅的功能迭代、设计美学与场景适配性支付溢价。
与其说出行赛道卷无可卷,不如说低端的价格战愈发疲软,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这种向高品质要增长的转型或升级,或许正是突破内卷的一条可行路径。
精致睡眠
科技美学重塑下的体验升级新维度
当基础婴儿床陷入百元价格战,当传统床品盖被卷向论斤卖,这种粗放式竞争背后,是婴童睡眠市场长期被“能睡、能躺、能盖、能用”等功能至上的思维定式所捆绑。但随着95、00后成为新晋父母,他们不再满足于“凑合用”,而是更渴望在哄睡、夜醒或是日常照料场景中,睡眠产品能从单纯功能满足转向育儿幸福感营造,精致睡眠赛道的崛起也就成为必然。
聚焦“精致”二字,就需要品牌从两个维度精进发力,其一,科技赋能,让婴童睡眠产品进阶为智能睡眠管理专家,解决“睡得好”的底层需求。据中国婴幼儿睡眠白皮书显示,87.6%的1岁以下婴儿存在频繁夜醒问题,而因此出现焦虑症状的家长占比高达79.3%。然而,传统睡眠产品仅能解决保暖、防护等基础问题,相比之下,科技型产品在为宝宝营造优质睡眠环境方面更具竞争力。
其二,美学表达,将婴童睡眠产品视为家庭美学的延伸,满足“睡得美”的情感诉求。诸如nest designs、BeBeBus、bubble tree等睡眠赛道黑马品牌,无一不是深入到产品的每一处细节,从色彩搭配、图案设计到整体造型等看似微小的用心,使得美学从印在包装上的噱头转为融入生活的体验,进一步提升了育儿幸福感。
悦享喂养
育儿理念革新下的科学养育新范式
谈及婴幼儿喂养,呈现在眼前的景象大同小异,或是新手妈妈为奶瓶消毒的繁琐步骤焦虑,或是职场爸爸因无法精准控制冲奶水温而手忙脚乱,抑或是宝宝因为奶嘴不适而哭闹拒绝进食……这些散落于日常的痛点总带着相似的焦虑底色,而在“悦享喂养”的核心命题下,不仅对喂养产品的功能革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养育体验的升级划定了新坐标。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小红书平台热门话题#解放双手神器预估互动增长320%,关联热门产品如消毒调奶一体机、消毒柜、辅食机。另外,品类种草数据显示,精准控温、暖奶消毒、低温烘干等功能功效增长高达950%,可见,注重科学育儿和效率的年轻爸妈希望通过产品来减轻育儿负担、节省时间精力,让喂养从完成任务变为享受互动。
聚焦这一赛道接下来的发展,无疑有三大方向,以科技创新回应“精准需求”,以场景延展适配“便捷需求”,以情感链接满足“愉悦需求”。
总结来看,婴童用品“市场广阔又极度内卷”的现状,终究只是行业向上发展过程中的一道褶皱,接下来的破局突围机会就藏在那些曾被粗放式增长所掩盖的需求缝隙之中。未来,谁能持续深耕被长期忽略的新兴、小众、个性化的需求场景,谁就能握住穿越周期的生长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