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市场新闻 > 正文
新国标实施两周年,市场发生7大变化!
行业编辑:林夕
2025年02月24日 10:54来源于:婴童智库
分享:

今天,婴配粉新国标正式实施两周年!
“新5年”变“新3年”,如果算上2年过渡期,新国标实际推出时间已有4年之久。而这期间,有乳企抢跑,有乳企并跑、跟跑,有乳企掉队离席……行业动荡加剧,市场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01-

短短几年,行业巨变!
据婴童智库最新统计,截至目前,已有93家乳企旗下422个系列通过新国标。相比一注的447个系列,通过率达94.4%。但其中,不少乳企新增配方,还有不少新增乳企。因此,新国标的淘汰率实际上远高于该数据。而且,就市场能见度而言,很多后期过注的产品其实已经不具备竞争力,市场的优胜劣汰十分激烈,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内容进一步窥见。
一、注册的变化
①国产奶粉数量占绝对优势,进口奶粉淘汰率高
据统计,422款新国标奶粉中,国产奶粉339款,进口奶粉83款,占比分别为80.3%和19.7%。但一注时,进口奶粉有110款,占比达24.6%。相较之下,新国标进口奶粉的过注率仅为75.5%,且目前英国、波兰、美国、西班牙工厂都暂未有产品过注。
②羊奶粉“卷疯了”,有机奶粉占比持续提升
目前,已有51家乳企旗下126个羊奶粉系列过注,约占新国标总数的30%。相比一注,新国标羊奶粉共增加了33款,增幅超30%。有机奶粉有38个系列,约占新国标总数的9%。相比一注,有机奶粉共增加了8款,增幅达26.7%。可见,新国标时期,乳企对细分品类的重视度和投入大幅提升。
③产品配方升级迭代,竞争门槛进一步提高
新国标之下,产品配方普遍升级。以热门可选营养素的添加为例,婴童智库统计了可查询配方的411款产品(3段),其中,DHA、ARA、胆碱、益生元的添加比例均超90%,OPO、肌醇、左旋肉碱、叶黄素、核苷酸、乳铁蛋白、牛磺酸的添加比例也已过半。产品愈加呈现“高配”变“标配”,“标配”变“低配”之势。
二、市场的变化
①市场集中度提升超5%
看完注册的变化,我们再来看市场的变化。首先是市场集中度,2021年,中国婴配粉CR10大概在82%,而目前,CR10已超87%,CR5更达到70%,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并且,排名前10的品牌起起伏伏、卡位激烈,曾经的头部品牌,有的依然名列前茅,但有的已经退出了市场。
②中资奶粉、外资奶粉市场格局相对清晰
整体来看,目前市场表现更突出的是飞鹤、伊利、君乐宝、澳优、雀巢、菲仕兰、a2、达能等。聚焦中资品牌,伊利金领冠近两年的铺市动作和产品表现颇为强势。据伊利2024上半年财报显示,伊利品牌婴幼儿奶粉零售额市场份额较上年同期提升了1.7个百分点,公司整体婴幼儿奶粉零售额市场份额达到16.9%,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外资品牌中,菲仕兰、a2、雀巢、达能等头部依然稳健。如菲仕兰,2024尼尔森IQ数据显示,美素佳儿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类总体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三,在国际品牌中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一。如a2,其2025财年上半年数据显示,a2品牌健康指数显著提升,不仅成功保持在中国婴配粉市场前五大品牌,并成为市占率增长排名前三的品牌。
③人事调整更加积极
行业变动之下,品牌高层架构的调整也更加积极,比如2024年3月,卢敏放卸任蒙牛总裁职务。与此同时,高飞出任蒙牛总裁及执行董事职务;2024年8月,陈戈辞任菲仕兰中国区总裁,张展红担任菲仕兰专业营养品中国区总裁等。据婴童智库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伊利、蒙牛、澳优、菲仕兰、辉山、健合、美赞臣中国等都经历过高层管理人员的调整。而这背后,既是行业从规模扩张向精细化运营、创新驱动的转型需求,也是市场集中度提升,品牌积极拥抱变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所致。
④收购并购、自动退出等成竞争常态
与此同时,乳企间收购并购、自动退出等行为也成为行业普遍现象。比如2021年,飞鹤收购小羊妙可,伊利收购澳优;2022年,达能收购欧比佳,君乐宝收购陕西银桥乳业,美赞臣收购美可高特;2023年,蒙牛私有化雅士利;2024年,澳优收购荷兰Amalthea Group余下50%股份等。还比如雅培奶粉宣布退出中国大陆市场;恒天然计划出售安满所在消费品业务等。
他们有的是主动出击、拓展市场,有的则是竞争失利、被迫离席,尽显竞争的残酷与无情。
-02-

“新3年”启航,如何抢跑?
短短两年,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五年变新三年,如何不被淘汰?如何强化竞争内核?对此,婴童智库认为以下3点思考十分重要。
①宁可慢,不可错
首先,回顾新国标实施以来,有品牌稳扎稳打,市场份额不断上升;而有的品牌,为了追求市场份额,对市场预判过度乐观、急于求成,或陷入恶性竞争等,导致管控失序,渠道信任降低,恢复市场十分耗时耗力。因此,新三年,建议大家宁可慢不可错,平稳渡过。
②提前“备战”,抢占先机
其次,最早一批过注的品牌其实是2022年2月份左右,意味着这批产品在2027年2月左右就将到期。因此,“三注”其实已经不远了,时间相对紧迫。而目前已有品牌透露,今年下半年就会着手准备“三注”事宜。此外,据悉,a2公司正在推进供应链转型,并通过与新莱特协作,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为前提,希望于2029年12月获得额外的中标婴配产品注册额。
③精耕实干,强化品牌内核
最后,回归竞争本质,精耕实干是品牌立足的根本。品牌要以用户为中心,精耕产业链、品牌、产品、渠道,打好“攻坚战”,强化竞争内核,以应对未来更多不确定性的挑战。
接下来,希望所有品牌都能在“新3年”,谋好势、布好局、攻难关,共助行业更好发展!

美好景像、婴童智库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