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中童传媒记者 周晓宇母婴从业者当下存在很多焦虑,这源自行业的内卷,价格卷、市场卷……更重要的,则是因为不确定性,而这个不确定性最大的根源是不知道方向在哪。在2024年第11届CBIS中国婴童产业大会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鞠建东,从大国竞争的角度,为母婴从业者寻找方向提供了独特、权威的思路。
大国竞争的背景近年来,大国竞争已成为全球经济的焦点。大国竞争的理论背景是什么?当追赶国的经济总量达到守成国的60%时,就进入了大国竞争的渠道。历史上,英美等国在多个领域里依次赶超,也经历了相似的大国竞争阶段。大国竞争可以从六个领域、三个要素和五个阶段来理解。
六个领中,制造业、科技、金融、军事是核心竞争领域,而经济总量和全球治理则是内外环境的竞争领域。当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逼近或超过主导大国,或其经济总量达到主导大国的60%以上时,竞争阶段便开始了。
三个要素,相对实力、政治和文化认同度、第三方效应。
五个阶段,从对抗阶段到竞争共存阶段,描述了中美关系的历史和未来走向。对于当前的中美关系,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从2016年至2035年,中美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可能性并不大。未来,世界将进入一个竞争共存的世界。
要理解规模经济的作用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爆发后,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从平均2.53%增加到了16.53%,而中国对美国的反制关税也从6.83%增加到了20.18%。这些变化对两国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朗普政府通过加征关税来保护本国产业,试图遏制中国的崛起。
然而,这些关税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研究发现,加征关税使美国净福利损失约82亿美元,大部分关税由美国消费者和中间产品进口商承担。从制造业就业的角度来看,特朗普关税并没有导致美国制造业厂商的回流和就业的增加。从2018年到2023年,中国的制造业就业占比保持在30%左右,而美国则维持在10%左右。
这表明,关税政策并没有显著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就业格局。而特朗普关税反而增加了美国的消费成本,降低了社会福利。美国的学者研究发现,特朗普关税并没有为美国工人阶级带来实质性的利益。相反,它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推高了物价水平,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我们如何理解特朗普关税的真正意图呢?关键在于理解规模经济的作用。特朗普关税试图通过抑制中国高科技产业的规模来降低其生产率,从而增加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规模和利润。然而,这种做法并没有考虑到全球产业链的复杂性和相互依存性。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
最终目标都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中美竞争2.0就是世界市场份额的竞争,和行业竞争几乎是一致的。理解下一阶段特朗普关税2.0的核心就是这5个方面:经济上争夺全球世界市场的份额、科技上争夺前沿赛道的垄断利润、军事上争夺势力范围、金融上争夺世界货币地位、全球治理争夺邦交盟友。
这样的争夺,会影响所有行业在未来五年十年的竞争。对中国而言,你怎么争夺世界市场需要有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市场规模、利润,最重要的是要抓住市场规模,市场规模越大利润才越高,反哺给研发才越多,技术创业者也才越强,对做企业的人来看这个循环非常简单,也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循环。无论特朗普怎么加关税,对我们来讲整个世界经济就是世界市场份额的竞争。
未来五年或十年对中国的主要产业而言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并建立自己的根据地。这个根据地既不是14亿人的市场也不是80亿人的市场,而是20-25亿人的市场。对于母婴产业等特定行业来说同样如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市场战略和产品策略。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链布局,我们可以推动中国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并提升国际竞争力。总之,大国竞争是当前全球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和战略考量,制定全面和灵活的应对策略。实际上,具体到行业而言,无论是大国竞争还是市场竞争,最终的目标都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忽视消费者的声音,而应该始终以他们的需求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