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雄逐鹿的奶粉市场,澳优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日益壮大并引领市场。8月13日,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1717.HK,下称“澳优”)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业绩。公告显示,今年1-6月,该公司实现收入约31.48亿元,较2018年同期25.82亿元同比增长约21.9%;净利润约4.35亿元,同比增长约63.8%。值得注意的是,在完善上游供应链布局的同时,澳优进一步丰富营养板块,开拓益生菌全产业链业务。
自2018年“史上最严”奶粉新政实施以来,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集中度加强,在市场规模呈现稳步递增态势的同时,市场竞争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澳优搭上了羊奶粉、有机奶粉的快车,实现了快速的增长。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自有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实现收入约27.29亿元,同比增长31.4%,占公司总收入86.7%。其中,自有品牌配方羊奶粉销售收入约13.19亿元,较2018年同期9.08亿元同比增长45.3%;自有品牌配方牛奶粉销售收入约14.10亿元,较2018年同期11.69亿元同比增长20.7%。
事实上,自2018年1月1日奶粉新政全面实施后,澳优为扩大国际化战略布局,进一步加大上游供应能力,于2017年收购了ADP奶粉工厂,加速在澳洲的战略布局。另外,澳优在荷兰投资建设的Pluto工厂和Hector工厂也于2017年11月1日获得婴幼儿配方奶粉海外生产商注册登记,并在2019年6月28日在荷兰海伦芬正式揭牌投产。截至目前,澳优已在全球拥有10间工厂,完成了全球黄金奶源地的供应链布局,实现从上游到终端的全产业链自控。
除了聚焦婴配奶粉,澳优一直在思考下一步的发展,以营养大健康作为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最终目标是成为全球婴幼儿配方奶粉、营养食品及营养服务的企业。
为实现战略目标,澳优在2019年中期采取了扩充营养品业务的战略行动。6月6日,澳优通过发布公告,公司通过旗下公司签订可换股债券认购协议,间接拥有丰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1%的股份,正式进军益生菌全产业链业务。
7月初,澳优收购云养邦剩余40%的股权(云养邦主要负责澳优营养品的销售),进一步明确了发展营养品的决心。
澳优方面表示,益生菌的业务投资,将进一步丰富公司营养品业务的产品组合,提升公司的上游采购能力,巩固公司在肠胃营养品细分领域的市场地位。下半年,该公司将继续通过开展在线营养课程辅导等方式深化渠道合作。
在澳优董事局主席颜卫彬看来,澳优业绩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澳优通过加强市场营销及品牌建设,实现了自家品牌配方牛奶粉及羊奶粉产品业务攀高;另一方面,澳优以新思路进军益生菌全产业链业务以进一步丰富集团营养品板块,整合内部力量,加大营销及服务平台建设。
颜卫彬进一步指出,2019年除了面临激烈竞争外,还要面对刚需总量下滑带来的不确定性,同时,新生儿数量依然庞大,伴随着消费升级,人均乳制品的消费量逐年递增。此外,全人群的营养健康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我们预测会有更多的企业会逐步拓展上下游业务或与原本业务关联性较强的业务,以完善产品结构,逐步发展成综合性的营养食品企业。”
针对奶粉企业纷纷布局营养大健康市场,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从发展趋势来看,传统、单一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高毛利时代过去了,企业具有转型动机,也具备技术储备和专业研究。奶粉企业转型保健品产品已经成为下一个风口。
“未来,所有产品营销一定是精细化营销。初期由专业的产品表现出来,而奶粉的这种专业性同样适用于保健品。”宋亮指出,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以及国家不断提倡优生优育,促使高品质产品的销售有很好的发展。此外,保健类产品毛利高,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奶粉,作为主要盈利产品来帮助企业提升利润。
国金证券方面认为,从羊奶粉到有机奶粉再到营养品,澳优不断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朝向中期目标稳步前进。该公司当前战略明晰,主体经营依然维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长期发展依然坚定看好。
不过,也有声音指出,保健品作为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的特殊产品,它的销售、营销思路和婴幼儿奶粉不一样,要想打开市场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