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乳业参加了2025年上海辖区上市公司年报集体业绩说明会。党委书记、董事长黄黎明,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贲敏,独立董事毛惠刚,财务总监赵健福,董事会秘书沈小燕,与投资者们围绕2024年业绩、2025年规划等问题进行了在线交流。
2024年,乳制品行业周期性矛盾加剧,上市乳企业绩普遍承压。报告期内,光明乳业实现营业总收入242.7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2亿元。分红方面,光明乳业2024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6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约2.21亿元(含税),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30.55%。以上利润分配方案尚需光明乳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对于投资者“公司计划通过哪些措施改善盈利能力”的疑问,光明乳业表示,将通过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提质增效。牧业端,在严守质量、牛只、人员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提升公斤奶竞争力;生产端,落实奶源“紧平衡”管理,协同销售提升产能利用率,深化降本增效;物流端,对内优化区域规划,对外突破传统模式,借助科技降低劳动密集度;产品端双轮驱动,鲜奶业务巩固市场份额,抢占即时零售渠道,开拓茶饮原料奶市场,常温业务拓展新渠道同时推进传统经销商“量质齐升”,多维度提升经营质量。
会上,光明乳业还透露了2025年全年的经营计划——争取实现营业总收入261.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收益率大于3.48%。而根据此前披露的一季度业绩,今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3.6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亿元。
为此,公司董事会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深化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赋能产业链价值提升;二是提升牧场管理能力,聚焦牛只健康水平、生奶质量、绿色环保,提升生产效率及盈利能力,实现牧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三是深化产业链协同发展,强化奶源、生产、物流、终端全产业链精细化管理,实现提质增效与资源高效配置;四是焕新品牌文化势能,深化与文化艺术、体育健康、科技创新等领域跨界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核心品牌资产;五是布局全域渠道生态,紧跟渠道变革步伐,拓展多元化路径,提升消费者触达效率与体验价值;六是加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全流程运营效能,以数字化技术赋能管理模式革新与商业价值重构;七是持续优化海外企业管理,统筹经济发展和风险防范,推动国内外业务协同,提升经营质量;八是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推进治理架构与制度流程升级,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而对于投资者“今年消费整体还是偏弱”的担忧,光明乳业表示,液态奶发展短期内受到原奶价格波动、市场需求变化等影响,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目前,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仍较低,中国奶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均乳品消费量42.4公斤,仅是亚洲平均水平的1/2,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随着消费市场的逐步修复和政策的持续发力,液态奶产品的消费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新鲜、营养、健康的高品质产品将受到消费者青睐,乳制品行业将在调整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季度,光明乳业在生产端,不断推进产能布局优化,全面提升产能利用率;市场端,光明优倍以5.0超鲜牛乳持续打响全网”保护力”战役;如实立足纯净品牌进一步拓新;常温品类聚焦核心大单品,优加稳住基本盘抢存量,莫酸发展第二曲线,优化产品结构;在渠道端,针对现制茶饮、烘焙及餐饮等渠道快速发展,推出定制化乳制品;新鲜产品抢占即时零售渠道,常温产品借助量贩休食渠道,下沉市场、拓宽渠道。
谈及提升冰淇淋市场份额,相关负责人表示,光明冷饮持续聚焦优势资源,树立“国民雪糕”形象,制定差异化国潮产品定位及品牌推广策略,打造一城一物系列、大白兔系列、优倍系列等大单品系列,旨在引领市场潮流。同时,聚焦渠道深化,尤其在重点核心区域加强数值铺货,强化在华东区域及终端市场的渗透力,迎合新渠道新趋势,发展新消费群体,挖掘销量新增长点。光明乳业通过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吸引消费群体的关注和喜爱,提升光明冷饮的品牌影响力。
来源:新乳业。参考光明乳业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