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奶粉工厂共生产、销售假冒内外资大品牌近1000吨,金额超过2亿元。早在去年就爆出西班牙假奶粉事件,犯罪组织在波兰低成本收购散装假奶粉,运往西班牙工厂,打上知名奶粉商标销往海外,可见奶粉造假如今已不是个例,令人发指。”
4月9日,上海市奉贤区检察院公布一起奶粉造假大案:“生产、销售假冒名牌奶粉,销售金额高达2亿多元”。造假一条龙,生产、销售假冒名牌国产及进口奶粉的团伙头子戴某潜逃多年后被批捕。
犯罪嫌疑人戴某同时经营了5家食品公司。2012年3月开始,熊某在其名下一家公司未取得奶粉生产许可的情况下,安排公司员工邓某负责生产假冒的国产及进口奶粉。他们先是从其他公司大量购入大包牛奶粉和大包羊奶粉,再从某制罐厂购买品牌奶粉的英文罐体,最后由仓库负责人员戴某等人在罐体上喷上生产日期后进行奶粉成品入库。熊某将其中全英文标识的成品奶粉以全进口奶粉的名义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牟取利益,并指示下属蒋某等人伪造奶粉的报关单及卫生证书等文件骗取客户信任。
奉贤区检察院指出: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检验,送检的假冒名牌奶粉中分别有产品检出阪崎肠杆菌超标、检测值不符合能量及营养成分标示值的情况。
当时相关部门审查发现,经审计,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期间,戴某的公司一共销售各类假冒名牌奶粉近1000吨。犯罪嫌疑人戴某在逃多年,到案后拒不认罪,2019年4月3日,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依法对其批准逮捕。
造假原材料究竟哪里来?
1、大包粉购进
登录某国内知名的大型批发网站,商户和个人都能够轻易地就购买脱脂奶粉、全脂奶粉等各种大包粉,用于婴幼儿奶粉产品的加工。
即使想要进口奶源的大包粉,该网站的国际站上也很容易找到大量的外国供应商。
这也意味着,一些不法商人同样能够轻易获得各种类型的奶基原料,用于奶粉造假。
2、奶粉罐
市面上有人出高价回收空的奶粉罐,早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秘密,即使远在澳大利亚,也常见华人收购奶粉空罐的身影。很多宝妈不知道的是,这种“假奶粉装进新罐子”早就out了。
早前人民网的一篇报道中曾经揭露过:‘现在的造假者已经开始可以通过代工定做奶粉罐’。据称,只要给出设计图,代工厂就能够百分百还原罐体信息,500个起订,且售价仅为每个10块钱。
有了大包粉和以假乱真的奶粉罐,要制作出一罐假奶粉,也就轻而易举了。
3、更省事的,直接购买成本低廉的成品假货
图为2015年8月,新京报刊登的一篇名为《海淘奶粉乱象调查》的报道。报道中称:在一家电商的大型国际站上,一家名为“FHU COMPANY”的波兰批发商以6欧元/罐的低价抛售成品奶粉,并表示如果采购量够大,最低可按3欧元/罐的单价出售。而这个商家的供应能力,高达每月1.44万罐。登录某内知名批发网站国际站,同样能够轻易找到类似低价抛售成品奶粉的商家。
无论是新闻曝光还是假奶粉产业链分析,我们看到这些在各种手段制作出来的假奶粉,似乎都在指向一个消费市场,那就是中国。毕竟中国是全世界奶粉卖得最贵的国家,也是热衷海淘奶粉的一大市场。面对防不胜防的假货风险,我们一定要谨慎辨别,为我们的奶粉安全保驾护航。
文章来源:消费日曝、头条号小宝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