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门店的奶粉区有09年三事件后的十几个品牌,忽然增加到二三十个品牌,乍看之下,好不壮观,细观之则发现,这些品牌均以英文为主,汉字为辅,且浓墨重彩的方面在于两个,纯进口/100%进口的字样。
此景重现2004-2005年的奶粉格局,不同的是05年是以内资为主,10年的品牌是以假外资为主,什么巴比纳,和生堂,等闻所未闻的品牌进入市场,均通过进入门槛低的婴童渠道缓慢渗透到终端,进入到消费者的家庭。从消费者层面,关注婴儿食品安全帮助婴儿健康成长的奶粉品牌,其安全性及非常规性促销手段,着实令人有些担忧?(想起5年前奶粉市场的情况,对比起来难免有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但是这次是带着翻译,提着电脑,且着装绅士,绝对不是流氓来了,而是绅士来了,更具骟动性。)
从竞争层面,这些奶粉采用了温水煮青蛙的策略,聚焦于狭窄渠道,高促销力度,缓慢渗透顾客,争取高端/主流顾客群体的青睐,如果突破第一层面,其未来的增长势头值得业界的关注。
注意:这些奶粉的操作者,其特点是更年轻,融资渠道更多,更有投机心理,更有文化背景,更懂营销理念,更懂顾客偏好,更懂得公共关系沟通。缺点在哪里?投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