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大家,现在微信有“听全文”的功能啦,点左上角的小耳机图标即可听全文。或者点右上角的三个小点点,也有“听全文”选项,如果想稍后再听,还可以选择旁边的“稍后听”哦。
我问Deep Seek:“孩子多大辅食可以加盐?”
在此直接引用Deep Seek的原话: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常见的问题。关于给宝宝辅食加盐,官方的指导建议非常明确:建议 1 岁以后才开始考虑少量添加盐,并且越晚越好。”
所以,不要再说“网上说1岁就可以加盐了”,不要刚过了1岁生日就马上加盐或者和大人吃一样的菜了。AI经过充分“学习网上的知识”得出的结论是:1岁以后加盐只是“开始考虑”、“并且越晚越好”!
1 岁以后可以开始少量尝试
原则:“可以加”≠“必须加”。
如果宝宝能接受原味食物,应继续坚持不加盐。
如果加:每天控制在 ≤1.5克 盐。
这只是一个非常粗略的上限参考,实际应 “能少则少”。
注意“隐形盐”:很多加工食品含盐量很高,比你自己加的盐更需警惕!
养成看配料表的习惯:购买任何包装食品时,注意查看“钠”含量,选择低钠产品。
宝宝的食品怎么买?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给宝宝购买加工食品的注意事项。
国家卫健委的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于2021年已经明确指出:
关于配方食品,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包括《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21)(适用于0-6月龄)、《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10766-2021)(适用于6-12月龄)、《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21)(适用于12-36月龄)和《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25596-2010)。
另外,《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10769-2010)也马上要更新到(GB10769-2025)了,像宝宝吃的米粉、泡芙、米饼等零食就要看包装上有没有写这个标准。2025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GB10770-2025)。买罐装辅食就看有没有符合这个标准。
遥想当年养老大的时候,因为发现国内很难找到“真正的婴儿零食”,很多果泥和泡芙里面都加了糖。那时为了保险起见,都是买进口品牌的辅食和零食。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关于婴幼儿的食品标准越来越完善了,大家可以安心地购买国产婴幼儿食品了。但前提是:
在给宝宝购买时,请家长朋友们一定擦亮眼睛,未明确标识婴幼儿食品标准的食品,无论它叫什么名字,都不要给宝宝吃!一定要选购符合上述的国家标准的婴幼儿食品哦~!包装上都会写。
给家长的实用小贴士
全家一起清淡饮食:全家人的饭菜都做得清淡,不仅对宝宝好,对大人的健康也大有益处。
分开烹饪:在给宝宝盛出他的那份食物后,再给大人的食物加盐调味。
用天然香料替代:即使宝宝过了1岁,也可以多用葱、姜、蒜、洋葱、香菇、虾皮、柠檬汁、番茄等天然食材来提味,减少对盐的依赖。
心态放平:不要因为别人说“不吃盐没力气”而动摇。这是基于现代科学和医学的育儿建议,是为了孩子长远的健康着想。
总结
1岁是开始考虑加盐的一个标志性时间点,但绝非起跑线。
核心思想是:延迟添加、能晚则晚、能少则少,并时刻警惕“隐形盐”。
让宝宝享受食物最天然、最本真的味道,是您送给他的一份宝贵健康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