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医院还是在康复机构里面,发育迟缓的孩子相比于自闭症、脑瘫、唐氏综合症的孩子,看起来像是幸运多了,毕竟发育迟缓的孩子有一部分干预得早,在5岁以前干预到正常水平,之后基本就是一个正常的孩子,有一部分发育迟缓程度是轻度或者中度的孩子,即便没有完全跟上正常孩子的脚步,因为相对乖巧配合也能上小学,不太会受排斥老师和同学们的排斥。
不少发育迟缓的孩子在会说话或者上小学以后就停止干预了,家长因为觉得孩子发育慢但也能逐渐学会一些知识,所以很多家长会忽视他们心智能力可能在某个年龄阶段会停滞。一旦停滞以后,只能横向扩展他这个心智年龄能够学会的东西,很难纵向拔高突破思维的瓶颈,学进更深层次的内容。
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孩子,大概到什么年龄段在智力发育成熟之前就开始停滞呢?停滞以后,还可以做什么干预提高他们成年以后的生活水平?
①极重度的发育迟缓孩子,智力大概3岁左右停滞,成年智力水平低于1岁儿童
能力范围:能够辨认一些较为简单单项认知的词汇,日常听得懂简单的指令(一步指令、两步指令),辨认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家人,生活自理困难,上幼儿园也有困难。
干预策略:
干预地点以家庭为主
A、介入生活自理方面的单项认知干预,认知生活自理需要用到的物品、相关动作,家长要多提供机会让他们动手。
B、生活中多做不同类型的收纳,尝试辨认统称的名词(比如水果蔬菜服装)、辨认和物品收纳相关的地点(碗筷放厨房、枕头被子放房间)。
C、在生活中多给孩子发简短明确的指令,提高孩子的服从性,让孩子尽可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②重度的发育迟缓孩子,智力3到6岁左右停滞,成年智力水平相当于1-3岁儿童,能上幼儿园,但跟随性一般,上普通小学会比较困难。
能力范围:能够认知一些简单概念(大小长短多少高矮开关上下、若干个颜色);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因果关系;理解别人的喜怒哀惧情绪;可以做两到回合的对话
干预策略:
干预的地点医院或者机构、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家庭当中
A、在辨认概念的基础上,多做动作思维的解难,多利用物品的特性来解决生活里的困难,比如扫把和衣架,知道是用扫把去拨动沙发底下自己想捡的物品;
B、加强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比如多给予机会让孩子洗衣服、切菜之类的,过程中观察衣服有没洗干净、菜有没切小块,培养孩子使用概念衡量自己行为的合适程度;
C、多和人接触维持他们的说话水平,他们的说话能力大约2-3回合,可以去奶茶店、早餐店点餐,加强日常的表达应用
③中度的发育迟缓孩子,智力6到9岁左右停滞,成年智力水平相当于3-6岁儿童,他们上幼儿园时就偏弱,上普通小学很勉强,去特校可能会成为优等生
能力范围:能够认知生活里面的大多数物品,能够理解稍微复杂一点点的概念(宽窄粗细远近轻重深浅等),可以日常沟通交流对话(集中在询问和简单的描述,不懂预测性、调整性的表达,比如被同学欺负,最多只能讲出相关的人物,可能连动作都讲不清楚,不能讲出事件的前因后果经过)。
干预策略:
干预的地点医院或者机构、幼儿园、普通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家庭当中
A、把小学一二年级的知识尽可能熟练应用,即便将来在社会上做些很简单的工作也需要具备简单的读写能力;
B、多做随机应变的内容,生活里面,尽可能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C、语言表达方面,通过讲故事、看视频这类有趣生动的方式学会解释、告状、期许之类的表达;
D、多理解因果关系的后果,尝试约束自己的行为,比如乱按电梯按电梯会坏掉,自己可能会受到伤害,从而约束自己。
④轻度的发育迟缓孩子,智力9到12岁左右停滞,成年智力水平相当于8-10岁儿童,普通学校里面的后进生,如果能勉强读完初中,可以尝试去读职业学校,培养一技之长。
这类孩子长大以后就像湘琴(注:大多数事情都做得马马虎虎,也不太能够做好,能考进年级前100全靠植树押题背答案而非自己真正理解)。
能力范围:可以理解一些部分高级的语言(讽刺)、遇到不开心的事情,除了直接表达还能够简单诉苦,学业上三到五年级基本上到了能力的极限,专注力和记忆力不足以坚持解决复杂的问题,思维难以到达抽象思维阶段,大多数孩子能力停留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
干预策略:
干预地点为幼儿园、普通学校、职业学校、家庭当中
A、语言表达方面,多让孩子做逻辑表达,这样可能能够在求学生涯中交到朋友,愿意和他们交往;
B多做随机应变的内容,生活、学校里面,尽可能自己解决校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C、从小介入职业兴趣的培养,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职业教育和将来就业做长远准备。
发育迟缓孩子就算智商水平出现停滞并不意味不用干预,停止干预以后他们也容易“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