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
1、“医疗+养老”服务商普祥健康递表港交所
6月30日,普祥健康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祥健康”)向港交所呈交上市申请文件。招股书显示,普祥健康是中国华北地区的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不同于传统的养老资产运营,公司致力于为社区中老年人提供包括临床诊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及其他延伸服务在内的一体化服务。自2005年首家医疗机构投入运营以来,目前在北京等人口密集且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战略布局了13家医疗机构网络。
灼识咨询报告显示,按2024年体系内收入计,普祥健康在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同一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间公司在该地区前五大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收入增速排名第一。2024年,公司的老年患者比例在市场前五大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2、同仁堂医养港股IPO,健康产品已成公司第二大业务
6月30日,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截至2024年12月20日,同仁堂医养已建立分级医疗服务网络,包括11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及一家互联网医院,以及11家线下管理医疗机构。
财务方面,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70亿元、6.97亿元、8.95亿元,年内溢利分别为-0.07亿元、-0.15亿元,0.45亿元。在同仁堂医养的收入构成中,医疗服务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此外,销售健康产品及其他产品的收入增速较快,目前已经成为公司业务的第二大支柱。2023年,公司医疗服务业务的营收为7.31亿元,而销售健康产品及其他产品的收入为1.38亿元。
3、衡美健康北交所IPO获受理
6月30日,北交所官网披露了浙江衡美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公司上市申报材料已被正式受理。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三年间衡美健康营收分别为5.87亿元、9.79亿元和10.72亿元,净利则分别为3983.79万元、9743.57万元和1.03亿元。2024年衡美健康营业收入增长9.50%,净利润同比增长5.79%。
公开资料显示,衡美健康成立于2012年。相关报告显示,2024年该企业以4.2%的市场占有率稳居中国营养功能食品ODM行业榜首;同时在体重管理类和运动营养类细分市场,公司分别占有16.2%和22.5%的市场份额,均位列第一。
4、海拍客冲刺港交所:专注家庭护理和营养产品,年交易额110亿
6月30日,海拍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成立于2015年的海拍客是一家专注于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领域的交易和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供应链,为企业客户提供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组合,优化消费者体验并推动低线市场消费升级。
2024年,海拍客在中国低线市场的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产生的交易额为86亿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交易额计算,海拍客是中国低线市场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行业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最大的交易及服务平台,市场份额为10.1%。2024年,海拍客平台总交易额110亿元。
企业动态
1、沪上阿姨官宣吴彦姝为品牌新品推广大使
近日,沪上阿姨官宣吴彦姝为品牌新品推广大使。Prada、Miu Miu、观夏、山下有松和舒化都曾邀请吴彦姝为品牌拍摄广告。在当下消费市场中,银发代言人正逐渐成为品牌营销的新突破口。
此外,“银发一族”是一片更大的市场,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突破3.1亿,这一庞大群体的消费潜力正加速释放。《2024 银发族消费报告》显示,银发群体的消费观念正悄然向 “年轻态” 转型 —— 珠宝首饰、美妆护肤等品类消费增速尤为突出,折射出他们对品质生活与自我表达的追求。更值得关注的是,该群体普遍处于退休状态,拥有稳定的可支配收入与充足的消费时间。当下,越来越多品牌主动与老年人展开合作,或许也是在提前布局这一超级市场。
2、飞鹤联手医药巨头开启全家营养新场景
6月30日,中国飞鹤与通用技术重药控股的全国首家"功能特医食品+家庭全周期乳品"健康体验馆在重庆落地。药店货架上,飞鹤婴幼儿配方粉首次与成人功能乳品并肩陈列,消费者购药时,可同步获取从孕期到中老年的全家庭营养方案及专业健康咨询。
3、重庆首家银发主题店 “悠享时光里” 开业 重构适老消费新场景
6月28日,重庆首家银发主题商业综合体“悠享时光里”由原重百九龙商场重装开门迎客。“作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创新商业实践,重庆九龙商场将聚焦‘衣食住行康养娱’七大维度,通过融合购物、社交、康养、文化等多元业态,打造覆盖全龄层的‘逆龄生活美学新地标’”。
4、未来成人纸尿裤时尚秀亮相大阪世博
6月2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成人纸尿裤时装秀在大阪关西世博会EXPO会场举行。活动以“ROCK&MODE”为主题,展示了31款兼具功能性与时尚感的创新设计,旨在打破社会对成人纸尿裤的刻板印象。日本福祉医疗时尚协会联合花王、尤妮佳等七家纸尿裤巨头及内衣品牌华歌尔共同打造了这一跨界企划。在这场融合投影映射技术的炫目大秀中,模特们身着镶有红黑褶边的裙装款以及可外穿的及膝套装款等前卫设计,自信亮相T台。主办方表示,活动灵感源于使用者“既不愿暴露纸尿裤痕迹,又渴望保持时尚”的诉求,希望通过颠覆性设计减轻使用者的心理负担。行业分析指出,随着日本超老龄化社会加剧,成人纸尿裤年市场规模已突破4000亿日元(约合198.3亿元人民币)。此次跨界合作不仅展现了产品的功能进化,更探索了医疗护理用品与日常时尚的融合可能性,或将为银发经济开辟新赛道。
5、北京:到2027年,构建形成北京市“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和应用并举的产业生态体系
北京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印发《北京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其中提出,充分发挥北京在人工智能技术策源、头部医疗资源汇聚、健康数据高度富集等方面的突出优势,以应用牵引为导向,统筹推进前沿技术创新、数据汇聚流通、深度赋能应用和产业生态培育,激发“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发展潜能,到2027年,构建形成北京市“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和应用并举的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策源地、应用高地和产业聚集区。
6、抖音全球购开展“保健食品/膳食营养补充食品”专项治理
6月26日,抖音全球购发布《关于全球购保健食品/膳食营养补充食品的专项治理公告》。公告显示,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平台通过店铺信息、商品价格信息、履约信息、消费者投诉/举证等数据分析,发现商家存在虚假宣传或销售涉嫌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或经第三方机构抽检判定商品成分不符或不合格的,平台将依据相关规则,对商家进行严格处置,包括但不限于关闭类目经营权限、限制单量、封禁商品、撤销品牌资质、责令店铺停业整顿、扣除违约金、冻结货款、终止店铺合作(清退店铺)等。
数据&趋势
1、预计银发经济2035年规模达19.1万亿元,未来有四大重点领域
据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课题组预测,人均消费水平中等增长速度背景下,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为19.1万亿元,占总消费比重为27.8%,占GDP比重为9.6%;2050年银发经济规模为49.9万亿元,占总消费比重为35.1%,占GDP比重为12.5%。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表示,老龄化带来整个经济社会文化的重塑性转变,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今后几乎所有产业都要为老龄社会作转型和细分,出现经济银发化。“银发经济不是360行+1行,而是银发经济这一新行高度融入到所有的360行。”
吴玉韶认为,银发经济有四大重点领域:银发健康业、银发制造业、银发金融业和银发文化业。
2、韩智库:韩国人口百年内或锐减85%
韩国智库“韩半岛未来人口研究院”周三发布报告称,若当前超低生育趋势持续,韩国总人口到2125年或将锐减至现有规模的15%,即约753万人,跌幅高达85%。 研究团队设定了多种总和生育率情境,其中在最悲观情境下,人口将锐减至753万;即便在最乐观的情境下,届时人口也仅剩1573万,不足当前的1/3。 报告称,韩国人口减少不仅速度惊人,还将进一步加剧老龄化危机。在最悲观情境下,到2100年,韩国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负担赡养140名65岁以上老人,韩国社会将呈现“倒金字塔式”结构,对养老金、医保和消费支出将构成深远冲击。
政策&新规
1、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养老领域国家标准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助老扶幼、百姓生活、新兴产业、交通能源等方面,将在助力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绿色环保、养老适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助老扶幼方面,发布居家养老助餐服务、养老机构康复辅助器具配置、坐便椅、医保平台便民服务等7项国家标准,积极响应养老适老、扶残助残及群众医疗保障需要。发布智能多媒体终端、防伪产品等4项国家标准,推动提升产品适老化水平和防伪技术能力。
2、两部门发布提示防范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风险
7月2日,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消费提示,防范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风险。市场监管总局表示,近期发现有商家为规避监管,通过微信、微信群等私域渠道将顾客引流至线上直播间,假借“养生讲堂”“健康咨询”等名义进行夸大、不实宣传,诱导老年人线上下单或线下消费。
3、民政部印发《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近日,民政部印发《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从事件分类分级、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善后处置与调查评估等多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旨在建立健全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规范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响应程序,提高民政部门和养老机构应对处置养老机构突发事件的能力。
4、阿里健康科学减重标准发布
7月4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纪立农教授与阿里健康联合发布“科学减重标准”,明确减重应严格依据BMI数值门槛,包括BMI≥28的肥胖人群;BMI≥24的超重人群,且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的合并症,例如高血糖、高血压等。再者,科学减重应是长期健康管理,通过规范的营养管理、药物治疗、运动干预,实现减重阶段性目标:3个月至少瘦3%、6个月至少瘦5%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