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周晓宇
母婴营养品到底还要不要卖高价?
这几年,大家都觉得顾客消费降级,生意不好做了,营养品的销售持续走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显著提高,一些曾经坚守300元价格带的母婴营养品,如今在终端门店打出3折标签仍难动销,而一批99元正价新品在快速收割市场。
但在一些品牌商看来,高价代表了高品质,越是专业的人士,在选择产品时越看重品质而非价格……
市场心声
01市场现状价格敏感度提升与价格带下移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母婴营养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一方面,消费者对产品的成分、原料、生产工艺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消费者在购买时更加理性,会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实际需求来选择产品——货比三家,价格敏感度变高。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品牌也在不断审视自身的定价策略和产品定位。
一些品牌开始以低价进入市场,迅速起量。例如诺特兰德等新兴品牌以低价策略快速破局。过往坚持高价产品的品牌也开始调整价格体系,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例如,过去定价299元、399元的品牌,在大促中打出99元的惊爆价,而从去年开始,部分市场主力品牌更是将大单品的官方正价直接定在了99元。此外,各种低价的成人跨境营养品产品也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这表明消费者对于营养品的价格敏感度在不断提升。
这其实也说明,过去业内认为营养品定价低了反而卖不动的共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可能不再完全适用,市场上存在大量 “被高价吓退” 的潜在消费者。他们并非不需要营养品,而是期待一个与收入水平匹配的价格带。
02行业观点未来趋势究竟如何?
在广东肇庆某代理商王总看来,目前母婴渠道很难推中高端营养品,究其原因,社会中产不愿消费、低端没钱消费、高端不来消费,但门店为了维持生存,又极度渴望高价成交以获取高毛利。
“然而,消费者却要求低价且效果好。”王总预测,未来母婴营养品低价、低毛利将是趋势,这将导致厂家、代理商和门店三方的行业洗牌,而流量有限,各方都需适应这一变化。
但某营养品品牌创始人李总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婴童产品市场中,价格低且品质不错的产品确实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大多数消费者更注重心理安慰,对营养品的具体成分和原料并不关心。
但价格低并不意味就有性价比。“定价中高端的产品与低价产品,其原料、生产工艺等成本因素对产品品质影响是非常大的。”
“低价产品因市场需求大、无需过多专业讲解而更容易销售。但营养品渠道推广的关键在于找到与产品相匹配的渠道,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存在显著差异,高品质产品需要的是专业渠道来推广。”
在他看来,当前市场门槛低,导致品牌和经销商众多,但多数并非专业人士。而专业渠道和精准服务才是高价高端产品的护城河。
“普通门店经常因为同质化竞争卷价格,而专业门店更注重产品品质,因为专业人士在选择产品时往往更看重品质而非价格,因此专业性和解决方案在竞争中是更重要的,仅凭价格竞争无法长久立足。”
西北地区一位代理商也给出了相似的观点。他表示,营养品的价格还是要取决于品质。“品质第一,价格第二,高品质才会有高价格,高品质才能做长期市场。”
03行业展望
其实在营养健康评论看来,未来,母婴营养品市场将继续呈现出分化和整合的趋势。
因为价格带下移并不意味着高价高端产品市场消失。一方面,价格低、品质不错的产品或将继续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满足大众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高品质、专业化的中高端产品也将有其稳定的高端消费群体。
也就是说,未来母婴营养品市场将呈现 “哑铃型” 结构:一端是以诺特兰德为代表的低价走量品牌,通过规模化生产和电商渠道覆盖大众市场;另一端是坚持高价的品牌,通过专业渠道和技术壁垒占据细分市场。
在渠道策略上,品牌需精准匹配产品定位。就如前述的李总所强调的那样:“中高端产品需要专业渠道,而低价产品适合大众渠道。”
同时,品牌方和渠道商之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双方需要共同应对市场变化,实现互利共赢。总之,只有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母婴营养品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应受访者要求,受访者信息均做模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