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制”风起丨看哪些羊奶粉品牌推出了渠道定制款!》中提到过,羊奶粉品牌推出渠道定制的初心是维护渠道的利益,拥抱优质渠道,给他们提供一款既能控货,又能保住利润的产品。
但是牛奶粉的渠道定制在前,很多渠道看到之后,只是短暂地羡慕了一下,之后就没有了。因为很多奶粉品牌的渠道定制款都是对大连锁定向输送,大连锁有规模、有效率,可以接住品牌的定制产品。
而大连锁也认为渠道定制不仅能够保证足够的毛利,还能抵抗一件代发、窜货的冲击,同时避免了竞争对手用相同产品互相打压。因此,双方一拍即合,开始了愉快的合作。
但是,快乐是有期限的。最近笔者走访市场,原本被定制产品划在外围的代理商,却一改之前认为被取代的愁绪。
在和一位代理商聊到渠道定制的时候,说到当地的大连锁接的一款定制产品,去年任务量是100万,今年是200万。翻倍增长的任务量,让大系统没有了初期高毛利的喜悦,而且品牌都是要求门店先款后货。
“对品牌来说业绩是最重要的,前5—6个月,他们会很爽,但是过了这个期限,品牌的任务量很多,没有了代理商的资金缓冲,门店无法调节库存,需要承受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他们自己都说,接的是定制款,窜货都没法往外发。”
之前就有一家在当地可以说是头部母婴连锁向笔者说道:“渠道定制很少,主要是现在不倾向于直营,更想和代理商合作。”
品牌推出渠道定制的初心是好的,也在初期给渠道描述了一幅宏伟蓝图,让渠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有了“定制”保护,还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所以渠道对定制款是欢迎的。
但是随着落地操作起来,渠道定制完全依靠渠道推动,在任务量、资金周转、库存面前,大系统也发现高毛利不是那么好赚的。
也有品牌方的区域经理这样说:“现在没有长情的合作,渠道换品的速度很快,一旦发现这个品牌不行了,会毫不犹豫地断舍离。”
因此羊奶粉的渠道定制,会挽回渠道对于渠道定制的信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