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降价促销是一种需要谨慎使用的七伤拳,需要识别能够有效使用的时机,不能一想不到合理的营销方案,就要把降价促销给搬出来用。
——降低七伤拳的对内伤害
前面说了:降价促销是一种外部刺激,而外部刺激容易被适应和依赖,从而难以长期改变态度,甚至会磨掉消费者本身对产品的喜爱。
如果想要降低促销对品牌的伤害,要这样做:
把获得低价折扣,归因到另外一件事情上,而不是归因到自己购买产品的动机上。
大致有以下这些方面:
(1)特殊身份归因
如果消费者获得降价是因为某种特殊身份,就会减少对自己购买产品动机的伤害。
比如积分过了5000的会员才能获得折扣,第一批众筹的支持者才能获得折扣,少先队员才能获得折扣,甚至脚上有三颗痣的人才能获得折扣等。
(2)特殊行为归因
如果消费者获得降价是因为某种特殊行为,就会减少对自己购买产品动机的伤害。
比如写段话走心转发微博才能获得折扣,玩游戏连过三关才能获得折扣,验证手机成为注册用户才能获得折扣等。
(3)特殊时间归因
如果消费者获得降价是因为某个特殊时间或者某个特殊事件,就会减少对自己购买产品动机的伤害。
因为中国队夺取世界杯冠军我们才打折的,平时不打折。
因为欧洲杯我们才打折的,平时不打折。
因为三周年庆我们才打折的,平时不打折。
因为3.5周年庆我们才打折的,平时不打折。
因为董事长侄子的邻居家养的狗今天生日,我们才打折的,平时不打折
(上面的五个理由从上到下,减少促销伤害的效果会逐渐变差,因为用户会觉得你打折的被动性、临时性越来越弱,所以越来越容易相信你打折是为了多卖产品。)
(4)特殊产品归因
如果消费者获得降价是因为一些特殊的产品,就会减少对自己购买产品动机的伤害。
比如高价的服装时尚品,只有少量过时款才会打折。
(5)渠道归因
如果消费者感觉自己之所以能遇到产品降价,不是品牌的行为而是第三方渠道的行为,就会减少对自己购买产品动机的伤害。
比如,消费者如果感觉唯品会上某品牌衣服很便宜,不是因为该品牌主动降价,而是因为唯品会自己掏钱补贴用户,那么在品牌回归到正常价格后,仍然会购买该品牌产品。
(6)利他归因
如果消费者认为自己获得优惠,不是为了贪便宜,而是为了帮助他人,就会减少对自己购买产品动机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