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很多付费游戏在内测期,会邀请一部分玩家免费试玩,这就是一种变相的降价促销,却经常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吸引大量的用户。
下面两个部分,分别分析“如何最大化对外伤害”以及“最小化对自身的伤害”,让你在迫不得已要用“七伤拳”的时候,能够用的更有利一些。
——提高七伤拳的对外伤害
降价促销是一种外部刺激,它和产品本身无关。这种营销手段,不能让消费者更了解你的产品,不能让消费者产生购买动机,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人因为“占便宜心理”,进行购买尝试。
因此,有很多营销问题,并不应该由降价促销来完成。
根据过往的众多研究,当你的营销面临下面这些问题情境时,降价促销这种七伤拳的效果最好:
(1)用户有购买动机,但初次接受困难
研究发现,如果你的新产品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给用户降低了成本,那么比较容易推广。比如质量一样的电动车,你的便宜了30%。
如果你的产品给用户的成本不变,但质量上升,那么也比较容易推广,比如价格一样的手机,别人用骁龙600处理器,你用骁龙810处理器。
最难的是:你的产品既给用户提高了质量,也提高了成本。比如专车服务,比出租车贵一点,但服务质量上升很多。
这类产品之所以难以推广,是因为用户难以直接对比(价格上升,质量也上升,消费者大脑很难同时对比两个变量)。
这样就给推广造成了阻碍——之前李叫兽说过,让用户多一步思考和对比才能做决定,是营销的重大阻碍。
实际上,很多满足这个条件的产品,初期推广经常会用这个方法。
比如:毒品、游戏、新奇的美食等。
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
①用户初次接受比较困难。比如某个付费游戏,既提高了用户体验,也提高了支出(他可能本来没有玩游戏的预算)
②用户一旦初次接受,就容易持续性购买。比如游戏、蛋糕、专车服务、社交网络等,一般接受了就不容易放弃。
③用户可以从产品本身获得购买动机。比如游戏好玩,用一次就知道了,产品本身的使用提供了购买动机。而保健品用了之后没有直接感觉,需要靠前期的营销提供购买动机(比如说可以健胃),单纯的打折就没有用。
(2)用户有购买动机,但购买时存在心理阻碍因素
如果你的产品在用户的眼里已经成为了“渴求品”(比如他喜欢吃的芝士蛋糕),但用户每次购买时存在某种心理阻碍(比如觉得吃芝士蛋糕太罪恶了,不健康),那么打折促销就能帮你消除这种心理阻碍,减轻用户的负罪感,从而刺激长期购买。
因为研究发现,人消费这种享乐产品,经常需要某种特殊理由——比如“今天过生日,犒劳自己”、“今天好不容易打折,不能错过”,而促销就提供了这种特殊理由,从而刺激消费。
(3)当你需要在关键时刻抢销量的时候
如果你到了关键战斗的决战时刻,使用降价促销可以提升最终效果。
比如,竞争到了白热化,需要抢占市场第一,让消费者认为你才是市场领导者,这个时候能用的所有技巧都要用上。
(4)当你这个产品要自我牺牲,为其他产品引流的时候
比如当年京东图书大幅降价,虽然会亏本,但靠吸引来的大量流量带动了其他产品的销售。
这个时候,我可以不顾什么刺激依赖之类的效应,不管产品的价格能不能涨回来,反正是为了给其他产品引流,不如“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只要能引流,降价促销也可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