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行业观点 > 正文
让洋奶在中国也要规范
2015年10月11日 10:28来源于:网络
分享:

近日,素有主外之称的国家质检总局专门起草制定了《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注册管理办法》,以规范进口奶粉口牌乱象。这是继去年‘境外企业注册制’实施后,国家又一大招,使得乳粉配方注册制国产奶和进口奶同步实施,预计一年半载之后,正在国内市场上流通的2000多个乳粉配方将出现大裁军,业内人士估计其中超过75%的品牌将被抹杀。

洋奶粉现状

洋奶粉那些事儿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进口奶粉曾一度被‘神化’,一时间各种品牌都争先恐后地贴上“进口奶源”、“原装进口”、“国外认证”等标签。然而,喝了几年“洋奶”,人们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反而是洋奶粉接二连三出现亚硝酸超标、肉毒杆菌、掺假过期奶、非法添加剂、香精奶、工业甜味剂、营养成分错配、代工粉、返工粉、错装粉等问题,让人们回归理性:洋奶粉并非高大上,更谈不上比国产奶更安全。庆幸的是,这些问题也引起了国家高层关注,并出台一系列措施促进国内乳业发展和强化洋奶粉监管。

洋奶粉--企业

供应洋奶粉的企业比较多,类型比较复杂,按生产销售地分类有几种:

1、境外自产+内销型洋品牌。企业在境外自有工厂生产奶粉,整罐或整包(国内分装)进入中国市场销售,比较典型的有美赞臣(国外版)、惠氏(启赋)、美素等。

2、境外代工+内销型洋品牌。企业并没有奶粉工厂,通过在国外具有生产资质的工厂代加工成粉,整罐或整包(国内分装)进入中国市场销售,典型的有美素丽儿、新怡、“纽”头字新西兰品牌等,据说合生元曾经也是这种。这类洋品牌一般是只卖给中国人!

3、进口原料+国内生产销售型洋品牌。企业从境外进口原料(即进口奶源)在国内工厂加工成奶粉并销售。典型的有美赞臣、惠氏、雅培、多美滋等。这样的品牌一般会添加香精香料,一般认为这是为了提高口感并吸引宝宝持续食用同一品牌,但笔者认为事实上更是为了掩盖原料不新鲜口感差,因为进口奶源必定不新鲜,而且可能是即将过期的!2014年6月雅培就有一批乳基营养粉在海关查实为过期,至于是否准备用于生产奶粉,就要问雅培了!另外,上个月,达能公司已将多美滋中国品牌卖给蒙受牛旗下雅士利,多美滋已是国产品牌啦!

4、国内原料+国内生产销售型洋品牌。即什么都在中国,除了品牌持有人是洋人,比较典型的有:雀巢,据说雀巢90%原料都是国产的。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跨国大品牌,并不是统一采用商标准,而是根据当地的标准生产奶粉,比如惠氏和雅培,都是美国品牌,生产中国奶粉时都是按中国标准执行的,据说惠氏在美国基本没什么销量!

【国家政策】2013年底,国家质检总局发出关于加强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管理公告,明确自2014年5月1日起,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允许进口;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乳粉不得在国内分装。

经过这次整顿,能进入中国市场的洋品牌都具有一定资质的,那些在汽修厂办公的奶粉企业或者小作坊就被淘汰了(其中新西兰淘汰数最多,善腾集团最高峰时代工品牌达几十个),同时人们也可看懂奶粉罐上写的是什么。此外,杜绝国内分装这一条让类似美素丽儿大规模掺假事件得到有效扼制。

洋奶粉--配方

说到配方,有些洋品牌会这样宣传:你们新中国成立才60多年,我们企业已有一两百年了。百年企业,绝对没问题!

问题在于配方不同于企业,配方是专门研究母乳营养成分并依此制定出来的,不同人种,母乳营养成分差别大,中国人与白种人在乳清蛋白、铁等营养素区别比较大,两者配方差别就大。从没听过说有洋企业研究过中国人母乳几十年的,更别说上百年了。很明显,营销欺骗!

有些洋品牌则说:经国外知名医生几十年临床经验,专门研究的配方。对此,笔者想强调:医生是治病的,不是营养师,就算是营养方面的医生,它的临床经验对象是国外妈妈,跟黄种中国人不搭边!

目前,有不少卖给中国人的洋奶粉是没有配方的,包括一些大品牌!当然,并不是说洋奶粉配方都不好,只是鱼龙混杂,好坏难辨。

【国家政策】就在几天前,国家质检总局决定对洋品牌实施配方注册制,无配方不得进口,原已在销售的给予一年缓冲期。配方注册制将倒逼洋企业增加投入去研发中国人的配方,同时企业再难用“配方升级”之类的理由升价了,并且洋品牌将会进一步减少!

网络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