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月来,国家颁布的不少法律政策,尤其是乳业的相关政策,可以说数量相对较多,就对比从前也是严格了很多。
其实,品质是奶业的生命线,国产乳业为何无法突破困境?因为品质提不上去,而品质提上去了,素质提不上去,同样会落空。
乳企在谈发展、改配方、创新高等,与其千方百计的要亮点,不如踏踏实实的做事,民族乳业的发展从来不缺乏机遇,只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乳企抓住了机遇,迎难而上,突出重围,其实,机遇就在那里,就看你有没有能力去抓住它。所以说,民族乳业想要雄起,得从自身反思、改进才有希望,只有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才能收获发展的未来。
为何消费者对国内乳品没有信心?为什么要一再地提倡提振消费者信心?试问,若是乳品品质上不去,乳企素质上不去,消费者的信心又当从何谈起呢?
我们难免会思考,为何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屡屡见报?中国发展到今天,难道科技创新不行吗?人才不够多吗?劳动力资源不够充足吗?我们什么都有,有资源、有市场、有技术、有人才、有好的政策环境,既然如此,为什么食品安全问题还层出不穷呢?想必就只能怪那些不法商人唯利是图的黑心作祟。只想着如何牟取利益最大化,置社会公德心、职业道德于不顾,无视法律底线,偷工减料,没有一点社会责任心,这才使得中国食品安全屡屡触犯底线,令消费者寒心。
改善品质,从基础做起,提高乳企素质,重塑国民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