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玩热度持续攀升、LABUBU成为大众焦点的同时,曾经火爆一时的“谷子经济”却悄然失声,近日多地更是频频曝出谷店倒闭的消息。据不完全统计,自2025 年1月1日至发稿日这半年,至少有155家谷店闭店或计划闭店。
从“谷子店拯救老商场”到“闭店清仓成常态”,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行业洗牌,实则早有伏笔。
一是谷子经济的本质是IP衍生品经济,其兴衰与所依附的IP的热度起伏休戚相关。国内谷子经济的狂热得益于“Chiikawa”“咒术回战”“排球少年”等一众热门日漫IP的热度,但随着 IP 热度的下降,门店谷子产品销量也随之受到影响。
二是谷店存在“可见成本低,隐形门槛高”的经营隐患。部分谷店经营者被谷子低成本、易操作、高热度的表象吸引,在对二次元文化及谷子生意缺乏深度认知时便仓促入局,比如二次元文化具有的圈层属性、消费者对正版授权高度敏感等。一位从业者也表示,“选错IP或定价失误,可能导致数月库存积压,而热门IP联名款的进货价往往需提前支付高额订金。”这种对潜在风险的预判失误,往往是导致大批谷店倒闭的直接因素。
三是市场上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随着谷子市场的火爆,大量谷店遍地开花,同一热门IP的徽章、立牌、挂件在多家店铺重复出现,千篇一律的商品不仅消耗了消费者的“吃谷”热情,也使得各店铺之间只能通过价格战来争夺市场份额,导致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甚至部分商品毛利率从初期的40%骤降至不足10%。更有店主无奈透露,即使在人流量较高的节假日,实际营收核算下来也是亏损连连。
四是经营成本攀升,加速倒闭浪潮。作为盘活“老商场”而被大肆引入的谷店,早期商场为吸引谷店入驻,常以低租金或分成模式合作,但这种合作往往不可持续,会随着前期合同的到期而结束。据公开资料,一家位于二线城市、面积为50平米的谷店,月均成本超过万元;即便是在三四线城市,一家100平米左右的谷店,年租金也在10万元以上。尽管全国商品房房价下降趋势明显,但商铺租金的年化收益仍维持在 5% - 10%的高位,这无疑给谷店带来了巨额的租金压力,进一步加剧其经营困境。
总的来看,当资本退潮、热度消散,谷店的这场洗牌更像一场行业成人礼,只有真正热爱谷子,懂得经营的从业者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