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汤臣倍健2024年半年报出炉。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6.13亿元,同比下降17.56%;归母净利润8.91亿元,同比下降42.34%。
这是自2010年上市以来,汤臣倍健首次遭遇营收、利润“双降”。本篇内容,「营养品情报」将从这家国产膳食营养补充剂巨头的诞生及发展讲起,为您分享与之相关的最新洞察。
从巨头对撞中拔地而起的国产膳食营养补充剂领军企业
汤臣倍健创立于1995年,彼时的中国,营养保健品品牌「太阳神」正如日中天,其营业收入一度高达13亿元,是当时最受关注的民营企业之一。而当时正在太阳神中任职的梁允超,也在看到营养保健品巨大市场潜力后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但创业之路并没有因为市场的热潮而变得简单。创业初期,为了避免与实力强劲的老东家狭路相逢,梁允超先后推出了保健酒、蜂王浆这类传统保健品,但几经尝试,都未见水花。
转机出现在公司成立三年后,1998年到2001年期间梁允超曾多次赴美考察,在此期间他发现美国的“保健品”叫做膳食营养补充剂,不同于我国传统保健品近乎“包治百病”的产品设计理念,膳食营养补充剂以现代营养学和预防医学作为理论基础,强调对人体缺乏的营养素进行合理补充。两者的差异让梁允超发现了潜藏在其中的巨大商机,在一番考察之下,2002 年梁允超着手系统地引入膳食营养补充剂品类,汤臣倍健由此迎来命运的转折点。
当时的中国,「安利」和「无限极」已经成为营养保健品领域新的霸主,在直销领域各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面对先发优势显著的巨头玩家,梁允超另辟蹊径选择布局药店渠道,并在此后一步步成长为在全国各地药店货架都可以看到的知名品牌。
新概念、新路径让汤臣倍健步入了高速发展期。2010年12月,汤臣倍健成功在创业板挂牌上市,以110元/股的发行价格和115倍的市盈率创下A股发行“双过百”的历史纪录。
此后,公司除培育主品牌「汤臣倍健」外又先后推出了骨关节营养品牌「健力多」、眼部健康营养补充品牌「健视佳」、肝健康养护品牌「健安适」、孕婴童营养品牌「天然博士」与迎合年轻人喜好的创新营养品牌「YEP」等。
市场竞争加剧 营销成本上升
汤臣倍健遭遇“成长的烦恼”
而从汤臣倍健的2024“年中成绩单”看来,汤臣倍健旗下多个产品线表现均乏善可陈。
据汤臣倍健2024年H1财报先是,报告期内主品牌「汤臣倍健」营收 26.35 亿元,同比下降 19.77%;「健力多」营收 5.91 亿元,同比下降 16.81%:;被集团寄予厚望的益生菌品牌「Lifcspace」营收 2.10 亿元,同比下降 24.79%,境外 LSG 营收5.11 亿元,同比下降 4.72%。
对于业绩下滑,汤臣倍健也在财报中坦言,主要受消费环境变化和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公司阶段性经营策略未能有效推动年初预期目标实现。
其实早在《2024汤臣倍健董事长致股东信》中,作为董事长的梁允超就对2023年高增长的优异成绩单表达了其审慎的态度:“这个数字剔除全行业性的阶段性高增因素外,客观来看,没有任何自喜的理由。”
结合市场发展态势,「营养品情报」认为导致汤臣倍健营收净利双降的主要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点:
其一,营养保健品市场竞争加剧。近年来「诺特兰德」、「万益蓝」等“后起之秀”纷纷涌现,同时伴随着乳企、药企巨头的跨界,对汤臣倍健的业绩增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众多海外品牌对中国市场的纷纷加码,同样加剧了营养保健品赛道的竞争烈度。
其二,传统药店渠道需求增长放缓。据中康CMH数据显示,2024年1-5月全国零售药店渠道保健品及健康食品销售额同比下滑了20.5%,而这也正是当前汤臣倍健的主力渠道。
其三,企业营销成本仍在增加。据汤臣倍健2024H1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集团销售费用高达18.22亿元,其中在广告宣发上投入了5.22亿元。除此之外,电商平台的投流费用的日益高起,也对汤臣倍健营收表现造成了严重影响。
受半年报影响,汤臣倍健股价持续震荡下行,截至8月12日收盘时汤臣倍健报11.69元/股,创下年内新低。
随着营养保健品市场中年轻消费群体比例的迅速攀升,昔日“老牌劲旅”如汤臣倍健等均表现出一定的发展疲态,面对新的用户群体、新的需求偏好、新的营养补充理念,这家国产膳食营养补充剂龙头企业能否突破自身瓶颈实现新的飞跃,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