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童网
招商
品牌
商机
展会
产品
企业
资讯
专题
视频
店铺
开店
经销商
婴童网首页 > 母婴资讯 > 市场新闻 > 正文
长高奶粉乱象何时休 伪造专利?涉嫌虚假宣传?这两大企业谁给的胆子
行业编辑:颖子
2021年07月17日 14:19来源于:婴童品牌网
分享:

刚刚在互联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我仔细认真的看完之后发现:市场中宣传喝了XX奶粉之后,可以长个的问题有很多很多。但是,能够做到这两家企业这个地步的,好像并不是很多。

长高奶粉乱象何时休   伪造专利?涉嫌虚假宣传?这两大企业谁给的胆子

据说,网上流传着这样的一个微信截屏:湖南高骼乳业有限公司湘南片区经销商欲告知渠道商“小贝高骼”奶粉是山寨版,尽可能的停止销售,并且退回给原厂家。而随后“小贝高骼”品牌企业知道后做出反击,爆料称:湖南高骼乳业有限公司存在专利造假。啥?专利造假?这个事可是违法的。

其实两家企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纷争,主要是长高奶粉行业野蛮生长之后带来的滞后问题。

通过新京报记者的报道,我们了解到:在电商平台中搜索“长高奶粉”可以看到诸多相关品牌,都打着“能长个子、能长高”的宣传标语的儿童奶粉,在众多品牌中就有今天的两位主角,高骼奶粉和小贝高骼。

专利造假?是真是假

在7月14日的时候,新京报记者采访了高骼乳业董事长李松林,表示:产品并不是长高奶粉,而相关专利正在申请中。同时,小贝乳业相关负责人也称其奶粉专利尚未获得批准,且同时否认奶粉有长高的作用。

无论是否取得专利,疑惑否认了长高宣传的嫌疑,但专家依旧表示:两家企业都存在“长高”的暗示,涉嫌虚假宣传。

小贝乳业继续爆料:高骼乳业私自修改国家知识产权文件,在没有获取到专利的时候,抠图国家知识产权公章私自P图在首冠高骼图标以及广告语页面上,公布专利号,而且还批量印刷发放到终端门店,宣传自己取得了专利,这实属为欺诈渠道商、消费者。

长高奶粉乱象何时休   伪造专利?涉嫌虚假宣传?这两大企业谁给的胆子

当我们看到这张图的时候,也会认为这就是专利的认证。但却不是……

对于这张图片,李松林也给到新京报记者一个“解释”,说“那个章,以及图片都看到了,也给到了律师。其实并没有篡改国家知识产权局文件的一涂,上面写的是申请专利,并没有说申请下来”,这……这个图……怎么解释的那么无力……如果我不是专业人士,看到这样一张图在,我肯定是认为这就是成功申请了……又有多少消费者会和我一样呢?

小贝乳业负责任说:就目前来说,两家企业都没获取到香港专利,都处于实质审查阶段。我们这边是没有宣传已经获得专利认可,一直都在强调在申请。首冠高骼专利证书是自己做的,明眼人都知道知识产权局下发的证书是不会讲公司名称、企业logo以及广告语放在上面的。

长高奶粉乱象何时休   伪造专利?涉嫌虚假宣传?这两大企业谁给的胆子

“长高”宣传受质疑

尽管双方都表示自己的产品正在申请专利,但却被两家企业利用市场竞争上,其背后的用意不要太明显。

在首冠食品旗舰店,我们依旧可以看到诸多的“长的高、喝出来的高个子、好身高”等宣传广告语。在高骼奶粉产品页面更是宣传了“身高决定视野,成就取决身高”,同时,该页面还宣称“全面均衡营养,四位一体身高管理系统,更适合中国儿童成长的专属配方。

当然,在小贝乳业旗舰店中,我们也同样能够看到一系列的宣传“申请专利·助力长高,小贝乳业已申请国家专利配方”以及“精制配方,专注儿童身高管理”等等。

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认为:企业都在打擦边球,各方面都在暗示“长高”具有涉嫌虚假宣传的嫌疑。就目前市场来说,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说自己有长高的作用,这种产品是不存在的。孩子的身高70%是由遗传基因控制的,30%是靠后天。如果日常膳食合理,营养充沛是不需要吃这些东西。食品是否具有这类功效,需要食药监部门进行认可才行,并不是专利所能够解决的。未经监管部门认可的数据、公开的论文,都是不能够用来做营销手段,即便是人体试验也不行,更何况是小白鼠等试验。

利益驱使,两大企业互掐

两家企业负责人同时表示:产品知识起到促进作用,但并不能宣称说吃了之后能够长高多少。既然都知道,为什么对外宣传的时候却不是这样?又为何两家企业市场互掐到这份上。

高骼奶粉是最高专注做儿童奶粉的,期初未打开市场可以说花费了很多心血在上面。最初婴配粉市场并没有那么严,很多乳企认为儿童奶粉市场太薄弱,带来的利润太低,放弃了。后面因为婴配粉市场注册制的影响,无注册资质的企业无法在进入婴配粉市场,又开始转投儿童奶粉市场。

而长高奶粉,可以说是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火起来的。为何两家互掐,主要是因为高骼奶粉认为小贝高骼在蹭高骼奶粉的热度。小贝高骼对外一直说自己是高骼奶粉,存在一定的误导嫌疑,利用不正当的手法抢占高骼奶粉的市场。从而两家掐到不可开交。

儿童奶粉为什么会火

主要还是因为新生儿出生率的下降,小型企业的生存,大型企业的增长,同时也是渠道商利润空间的来源。对于肆意使用“长高”来误导消费者,这还需要国家监管部门的监管以及法律上的规范。

【转载提示】:本文由「婴童品牌网」原创出品,未经同意不得转载,违规转载必究。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 三天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浙B2-20110190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