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奶业经济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十二五”发展历程后进入“十三五”发展时期,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动国内消费者消费本土产品,推动中国奶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奶业品质。这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奶业经济发展需要完成的任务。
由于2013年下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较高的奶价和良好的养殖效益,国内奶牛养殖积极性增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持续涌入奶业,奶牛进口量大增,加上良好的气候条件和无疫情的影响,2014年中国奶牛存栏头数、牛奶产量增加,原料奶价格大幅增长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奶粉进口量依然猛增,国内库存压力加大。下面根据《中国奶业统计资料2015》的数据分析我国奶业经济发展走势。
一、乳牛存栏头数呈现增长趋势
乳牛存栏头数,2010年为1420.07万头,2011年1440.16万头,同比增长1.4%,2012年为1493.86万头,同比增长3.73%,2013年为1441.03万头,同比下降3.54%,2014年为1498.6万头,同比增加57.57万头,增长3.99%。从我国奶牛养殖地区分布看,内蒙古占15.7%,新疆占13.3%,河北占13.2%,黑龙江占13.2%,山东占8.5%,河南占7.2%,陕西占3.0%,西藏占2.6%,宁夏占2.5%,山西占2.3%,其他省区市占18.4%。可见,内蒙古的奶牛头数居全国首位。
二、奶牛生产水平呈现增长态势
从生产水平看,2011年乳牛年单产5400公斤,2012年、2013年、2014年都是5500千克,持平。人均奶类占有量,2011年为28.35千克,2012年为28.57千克,同比增长0.78%,2013年为26.89千克,同比下降6.11%,2014年为28.11千克,同比增加1.22千克,增长4.54%。人均牛奶占有量,2011年为27.21千克,2012年为27.65千克,同比增长1.62%,2013年为26.02千克,同比下降5.89%,2014年为27.23千克,同比增加1.21千克,增长4.65%。
三、原料奶产量呈现逐步增长态势
从我国原料奶产量看,2014年奶类产量为3845.00万吨,同比增加195.48万吨,增长5.36%,占世界的5.39%、同比上升0.12个百分点,居世界第四位。牛奶产量为3725.00万吨,同比增加183.58万吨,同比增长5.19%。2015年,牛奶产量3755万吨,同比增加30万吨,增长0.8%。从我国奶类生产地区分布看,内蒙古占20.8%,黑龙江占14.6%,河北占12.9%,河南占9.0%,山东占7.5%,陕西占5.0%,新疆占4.0%,辽宁占3.5%,宁夏占3.5%,山西占2.5%,其他省区市占16.7%。从我国牛奶生产地区分布看,2014年,内蒙古占21.2%,黑龙江占14.6%,河北占13.1%,河南占8.9%,山东占7.5%,新疆占4.0%,陕西占3.9%,宁夏占3.6%,辽宁占3.5%,山西占2.6%,其他省区市占16.8%。2014年,上述10省份的奶类产量累计为3204.4万吨,占全国奶类产量的83.3%,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上述10省份的牛奶产量累计为3099.3万吨,占全国奶类产量的83.2%,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上述10省份的奶牛头数累计为1222.6万头,占全国奶牛头数的81.6%,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
四、我国原料奶价格依然高于世界价格
2014年,全球主要国家原料奶价格,新西兰为2.68元/千克、同比下降5.87%,欧盟28国家3.04元/千克、同比增长1.14%,俄罗斯3.18元/千克、同比增长4.32%,美国3.25元/千克、同比增长18.91%,巴西2.77元/千克、同比下降4.90%,阿根廷2.27元/千克、同比下降3.49%,智力2.47元/千克、同比下降4.22%,乌拉圭2.64元/千克、同比增长1.37%,日本5.54元/千克、同比下降4.00%,中国4.05元/千克、同比增长11.98%。可见,我国原料奶价格依然高于奶业发达国家。
五、奶粉进口量不断刷新
2014年,我国奶粉产量150.8万吨、同比减产8.1万吨、下降5.09%,占全球的比重由2013年的18.6%下降为2014年的17.1%、下降1.5个百分点。由于国内奶粉需求量大,并且国内消费者对国内奶粉的信任度不高,所以我国奶粉进口量不断刷新,2005年为10.69万吨、占国内产量的10.93%,2010年为48.04万吨、占国内产量的34.24%,2011年为52.78万吨、占国内产量的38.04%,2012年为66.42万吨、占国内产量的48.67%,2013年为97.62万吨、占国内产量的61.45%,2014年为104.5万吨,同比增加6.88万吨,占国内产量的69.3%,同比上升4.85个百分点。与奶粉进口量相比,我国奶粉出口量极少,2005年1.78万吨、占奶粉产量的1.82%,2010年为0.3万吨、占奶粉产量的0.21%,2011年0.93万吨、占国内产量的0.67%,2012年0.97万吨、占国内产量的0.71%,2013年0.33万吨、占国内产量的0.21%,2014年0.81万吨、占国内产量的0.54%。为此,如何提振国内奶粉消费是重大难题。
六、鲜奶和牧草进口量猛增,挤占国内市场
从鲜奶进出口量看,鲜奶进口2010年为1.59万吨,2011年为4.05万吨,同比增长154.7%,2012年为9.38万吨,同比增长131.6%,2013年为18.45万吨,同比增长96.69%,2014年为32.02万吨,同比增长73.55%;与鲜奶进口对比,鲜奶出口2010年为2.25万吨,2011年为2.52万吨,同比增长12.0%,2012年为2.73万,同比增长8.33%,2013年2.60万吨,同比下降4.76%,2014年为2.57万吨,同比下降1.15%。可见,我国鲜奶进口量显着高于出口量。从牧草进口看,2010年22.72万吨,2011年28.85万吨,同比增长26.98%,2012年46.02万吨,同比增长59.51%,2013年79.84万吨,同比增长73.48%,2014年100.49万吨,同比增长25.86%。由此,国内优质牧草的需求量大。
七、乳制品加工有增有减
液态奶产量,2011年2060.79万吨,2012年2146.57万吨,同比增长4.16%,2013年2335.97万吨,同比增长8.82%,2014年2400.12万吨,同比增长2.75%。干乳制品产量,2011年326.70万吨,2012年398.62万吨,同比增长22.01%,2013年362.06万吨,同比下降9.17%,2014年251.70万吨,同比下降30.5%。加工企业631家,同比减少27家,可是销售额3297.73亿元,同比增加466.14亿元,增长16.5%。利润总额为225.32亿元,同比增加45.21亿元,增长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