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儿童生活环境优越,他们大多都思想活跃,个性突出,追求自然、自信、自立和时尚。然而目前国内关于童装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童装市场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白,童装市场的运营和营销也存在诸多不成熟。
一、 儿童服装市场环境分析
1、 消费者分析
据有关统计我国16岁以下的儿童达3.8亿,6岁以下为1.71亿,7—16岁为1.7亿。其中独生子女占儿童总数的34%,达到1.29亿。儿童可分为五个群体:婴童(0—1岁)、幼童(1—3岁)、小童(4—6岁)、中童(7—12)、大童(13—16岁)。
儿童消费群体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出生在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加上他们的记忆力、模仿能力强,因此他们大多都思想活跃,个性突出,追求自然、自信、自立和时尚。但自控能力差,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往往容易眼高手低。这也是一个更早熟的群体,手中有可观的零用钱,懂得如何支配。
目前全国大城市的儿童零用钱平均每月为76元。现在的儿童多数是独生子女,对电视节目有很大的选择权,同时容易接受新事物,决定了他们对家庭消费影响很大。相对于国内品牌,儿童更倾向于国外的品牌认同,主要是这些品牌比较时尚且适合他们的个性。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并不拥有消费决定权,特别是12岁以下的儿童,多数家长往往指定品牌购买,但有60%的家长会听取孩子们的意见。
2、 竞争者分析
目前国内童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中童服和大童服的市场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白。一方面以 米奇妙 、 史努比 、 派克兰帝 等知名国际品牌以质量、款式等优势占领了童装高档市场,价格一般在200元以上,而国内的品牌多数集中在低档市场一般在100元以下,出现了两极分化,与国际品牌相比差距主要在设计和营销上。
国内品牌一直停留在模仿国外童装色彩、款式水平上,色彩暗淡、款式太过于花哨或单调、对现代流行的牛仔风潮、适应儿童成长的设计、普遍接受的多功能性设计理念不了解,时代感不强,没有重视品牌形象的建立,很少投入经费开发研究,缺乏个性和民族色彩。
儿童发育成长较快,童装穿着周期较短,同时由于童装经营风险比成年服装要小,市场进入门槛比较低,这就使得童装市场形成了多渠道流通,各种经济成份参与经营,竞争将会加剧。
二、 儿童服装营销策略
无论是著名的国际品牌还是国内的比较著名品牌,如 一休 、懒猫、 好孩子 等品牌获得巨大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拥有优良的产品,其建立在市场分析和目标群体认知的市场营销策略,非常值得国内企业借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策略
把品牌注入一种文化或叫品牌故事,品牌就有了内涵和外延的空间,产品也就有了个性和风格。如香港卓妮(国际)服饰有限公司开发的“ 小猪噜噜 ”系列童装,塑造的了小猪噜噜机智聪明,活泼可爱,敢于战斗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形象,就深得童心的喜爱。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发展了100多家自营和代理加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