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洁白整齐的牙齿让孩子变得爱笑,健康坚固的牙齿让孩子吃得幸福。但事实上,国内孩子的牙齿健康情况却并不乐观,有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中超过一半患有龋齿。甚至有1岁多的宝宝患上“低龄儿童龋”,牙齿刚长出不久就变黄、一块一块地剥落。
小宝贝牙齿出现问题,爸爸妈妈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却常常搞不懂原因。关于孩子的牙齿护理,下面这些误区你是不是已经踏进却浑然不觉呢?
宝宝牙齿护理的三大误区
乳牙迟早要换,蛀牙也没关系?
乳牙和恒牙是同样重要的。首先,乳牙能帮助咀嚼,从而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和咀嚼肌的发育、增强颅面骨骼的结构,而且孩子还需要乳牙来辅助说话发音;其次,乳牙有为对应的恒牙保留空间的作用,乳牙过早脱落会导致对应的恒牙萌出空间不足。
如果孩子患有蛀牙,到了一定程度会导致乳牙牙髓发炎,引起剧烈疼痛,发炎甚至有可能在牙槽骨内扩散,从而影响下面的恒牙。所以一定要为宝宝保护好人生的第一副牙齿。
小孩不吃糖,就不担心蛀牙?
很多妈妈以为,引起蛀牙的主因是糖果、甜品这些带有甜味的食品,只要少吃糖就不用担心蛀牙,这是大错特错的!其实,大部分天然食物都含糖,母乳和配方奶粉也含有糖分,所以有的孩子1岁多就出现蛀牙,多数是因为喂奶后没有做好口腔清洁,以及有夜间喂奶的习惯。夜间口腔唾液的分泌减少,含糖的奶液与牙齿长时间的接触,使牙齿表层的牙釉质脱矿溶解,造成牙齿的缺损,造成蛀牙。
孩子刷牙要等长完乳牙再开始?
其实,口腔清洁的工作从宝宝6月龄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宝宝建立了固定的饮食模式时,妈妈可以在Ta吃完睡前最后一餐奶后替他抹口腔。这是为了培养孩子睡前清洁口腔的习惯,尽早断“夜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