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物流一直是电商狂欢节后的短板,回顾2009年以来,在双十一狂欢过后,物流爆仓现象从未停止。对于消费者来说,双十一之后的物流一直保持着乌龟的速度,永远的都是慢吞吞的。尤其是今年天猫宣布此次双十一的总交易额高达912亿元,小编既为消费者的购买力感到吃惊,也为今年的物流捏了一把汗。其实此次,双十一大战最大的看点就是阿里联合苏宁对抗京东的“猫狗大战”,虽然已经在双十一当天落下了帷幕,而后续的物流,双方还在持续对抗当中。
“亚洲一号” 京东物流的实力优势
一直以来,京东依托于全球物流体系和完善、快捷的售后服务流程,为消费者此次消费的物流保驾护航。尤其是,京东前不久推出代表其强大物流优势的“亚洲一号”,确保了京东在物流配送方面的自信以及优势。此次,京东所推出的“亚洲一号”是以高科技为主体,用90%的自动物流服务进行打造。但是,也可以说,这个“亚洲一号”只是一个代号。毕竟在双十一前线为消费者进行奋斗的是京东数万名仓储配送一线的员工以及京东到家的十万名运送物流的快递员。
尤其是偏远地区的物流一直是以邮政作为主要运送方式,而邮政的慢速度也是网购人员吐槽的焦点之一。而京东在今年选择入驻西北地区最大公铁联运物流基地——沙良铁路现代综合物流园区,保证了西北地区的“211限时达”和周边地区“次日达”服务。
阿里也在此次双十一推出“菜鸟网络”
两年前,马云声势浩大对外的宣布成立“菜鸟网络”终于在今年的双十一与大家见面。当看到这个“菜鸟网络”,很多人心里在想的是马云准备搞一个物流公司,但事实上,“菜鸟网络”是一家用数据驱动对的物流平台公司。在此次的双十一上,“菜鸟网络”终于开始发威了。它们通过社会化协同,让物流中的仓储、快递、运输、配送等环节的合作伙伴都能在一个数据平台上进行连接,提高配送效率。而此次的“菜鸟网络”也不负马云的期待,就在双十一凌晨00:14分的时候,把第一笔订单也就是一台电视机送到北京朝阳区一位消费者的家中,为自己的华丽亮相赚足了噱头。
目前,物流大战还在持续,“猫狗大战”谁胜谁负还处于未知状态。而在此次的物流的大战中,京东与阿里的物流体系冒出了一种端倪,在未来的电商物流体系,更多的会出现“自建+平台”的模式。此次物流大战预示着电商利用第三方物流以及自身的平台组建起一个DT(大数据)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