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10 月 18 日,是世界更年期关怀日。#打破沉默聊聊更年期
由世界更年期医学会发起,召集全球 49 个国家共同聚焦中老年女性身心健康。
这一日期的设立源于目前人口现状:到 2030 年全球更年期女性将超 12 亿,中国占 2.1 亿,约每 7 人中就有 1 位。
更关键的是,随着人均寿命延长,女性绝经后生活可达 30 年以上,但更年期激素波动带来的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风险,却长期被社会忽视。
“脾气大就是更年期到了” “这是正常老化不用管”,这些常见论调背后,是对更年期的深度误解:
标签化误解:近 60%-94% 女性会出现潮热、失眠等症状,但社会常将情绪波动归为 “性格问题”,甚至用 “更年期” 调侃女性,忽视其生理痛苦。
认知缺口:近 58.5% 女性对更年期缺乏科学认知,中国有症状者中仅 25.97% 主动就诊,不少人将骨质疏松、泌尿系统问题当作 “自然老化” 回避治疗。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的自然阶段,而非 “疾病” 或 “负担”。真正的关怀需要这些支撑:
1️家庭层面:放下 “脾气差” 的偏见,理解情绪波动源于雌激素骤降,多倾听少评判,陪同定期做骨密度和激素检测。
2️自我层面:摒弃 “忍忍就过去” 的想法,症状严重时及时就医,激素替代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均能有效缓解不适。
-
此外,激素下降带来的营养需求变化,可通过饮食和补剂科学调节。
补剂方面,有几类是更年期女性常需关注的:
钙与维生素 D 搭配,能帮助预防骨钙流失,减少骨质疏松风险;大豆异黄酮可缓解潮热、盗汗等不适,辅助调节身体状态;Omega-3 脂肪酸有助于改善情绪焦虑,同时保护心血管健康;复合 B 族维生素则能帮助稳定神经,减少神经紊乱带来的困扰。更多女性营养产品成分对比,一键直达!
饮食上可多吃高钙食物、大豆类食材,生活中每周做 3 次快走、瑜伽等负重运动,睡前吃点南瓜籽助眠,简单调整就能更好适应身体变化。
-更年期不是 “下坡路”
是身体换了种方式需要被照顾
从明天起
别让 “忍忍就好”,代替 “好好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