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该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社会热烈讨论,许多家庭对该笔补贴期待十足,希望能够快速领取。
然而,就在这一利好政策备受关注、广受期待之际,婴童智库却发现,一些诈骗分子也 “盯上了” 这块 “肥肉”,有关育儿补贴的诈骗案例已在全国多地出现!
注意!这些地方已发出紧急提醒
据了解,目前,福建、四川、云南等地警方已发出紧急提醒,育儿补贴诈骗案例已出现,广大群众务必提高警惕!
7月31日,福建漳州长泰区警方发布消息称,有诈骗分子利用“发放育儿补贴”之名进行电信网络诈骗。
8月4日,平安泸州发布紧急提醒,称有群众反映收到领取“育儿补贴”的通知。骗子先在群内发布虚假领取通知,随后诱导受害人扫描“领取补贴”二维码,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资料。当受害人收到“中国银联”发送的短信验证码(实际是骗子后台发起的盗刷消费验证码)并输入后,卡内资金瞬间被盗刷。
同日,云南省昭通市昭阳警方也发布紧急预警,接到群众反映,通过社交平台接到领取补贴通知,要求限时办理,通知内含有“网址链接”,登录后发现异常。
除了上述地区外,安徽绩溪县、辽宁锦州、湖南株洲等警方,相继发布反诈指南,提醒公众。
小心!这些手段和套路防不胜防
随着多地警方发布紧急预警,公安部门也解析了育儿补贴诈骗的常见套路。
1.假冒官方发布短信
诈骗分子冒充卫健委、财政局等政府部门,发送含有虚假链接的短信,声称可“快速申领育儿补贴”,诱导群众点击陌生链接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信息。
2.伪造政府网站
诈骗分子制作高仿“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或地方卫健委网站,设置“育儿补贴申领”飘窗,要求输入身份证、银行卡及验证码等信息。这类网站界面看似与官方一致,实则网址存在细微差异,一定要仔细辨别。
3.制造紧张氛围
诈骗分子在微信群、QQ群发布“育儿补贴快速申领”“过期视为放弃”等虚假信息,制造紧张氛围,通过“名额有限”“最后三天”“点击链接即可申请”等诈骗话术诱导群众。
国家育儿补贴到底何时领?如何领?
7月30日,国新办就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时就曾表示,按照工作计划,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8月31日前,各地全面开放育儿补贴申领。目前,各地“育儿补贴”制度及具体实施方案相关工作还在制定中,官方还未出台具体实施细节。
据了解,申请国家育儿补贴的官方渠道暂时有两种。
第一种是线上申领,主要通过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申领。国家卫健委依托各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设置育儿补贴申领专区,同时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服务平台开通了育儿补贴申领入口。第二种是线下申领,需携带户口簿、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到婴幼儿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理。
上述两种方式申领的补贴,发放渠道均为申领人或者婴幼儿的银行卡或其他金融账户。
婴童智库在此也提醒各位,小心谨慎,预防诈骗。三个“凡是”不要忘。
一、凡是现在就主动联系你“领取育儿补贴”的,一定是诈骗!
二、凡是收到“领取育儿补贴”的网址链接或二维码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和二维码,谨防上当受骗!
三、点击了相关链接,凡是要求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验证码、人脸识别等,切勿相信,更不要按其提示转账汇款,以免造成财产损失!
婴童智库也再次提醒,收到有关来源非官方的“国家育儿补贴”信息,请勿轻信,如有可疑情况,立即拨打110或96110进行咨询举报。
最后,附国家育儿补贴制度的领取详情,供大家查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