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品的培训很多,活动促销力度大,价格打到底,非常卷。”
最近走访市场和大家交流,这是不约而同的声音,都觉得营养品行业太“卷”了。
“内卷”的定义,是内耗,是大家都砸入比原来更多的资源、精力、时间,却取得了更少的不成正比的回报。比如价格上的机械斗争,大家都更卖力做活动,做促销,但是利润却不断下滑。
营养品真的很“卷”吗?
实则不然,或者说,要看比较哪个层面的“卷”。从专业度层面来说,以行业目前的水平,还远没有到卷的程度,只是拉动专业的手段——培训、集训、私享会等等看起来“卷”。
这种“卷”,不一定是坏事。
相反,在各种培训的轰炸下,关于专业的提升,才刚刚开始走上坡路。
母婴行业目前操作营养品的水平,还相对初级,专业度根本不够,有很多门店根本听不懂专家的演讲,但正是因为一轮轮的专业普及,行业的专业底蕴在提升,至少母婴终端对专业的敬畏度在提升。
现阶段,各种培训的狂轰乱炸,看起来甚至有些“矫枉过正”,但这是行业的必经过程,是行业整体专业度提升的必经之路。
而且从药店的发展路径看,营养品行业也不可能一直这样培训云集,因为专业度总会到达一个基准点。
为什么这两年品牌会邀请各种医生、博士、专家、教授来给终端门店做培训?
因为这两年新兴门店多了,更专业了,原有的厂家营养师、培训师无法驾驭终端门店和老板了,专业高度不足以威慑门店,需要更高的权威来指导。
然后呢?很多健康管理门店出现,专业的老板IP被树立起来,有很多健康管理门店的老板专业度极高,甚至反向为品牌做顾问赋能。
再然后呢?看药店,目前药店的专业已经日常化、普及化的,做药店必须要有医师或药师资格证,专业是最基础的门槛。而药品品牌也不会天天给药店做培训。
药线会成为专业母婴店发展方向的参考,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大家依然愿意花钱去投入培训,终端也愿意拿出时间去参加培训,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母婴渠道对营养品品类的看好和期待。
营养品的氛围开始真正向好,营养品新周期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