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会将当年的数据总结成为一个关键词,2022年是:混沌之年。市场处于一个相对模糊的状态,很多渠道不清楚自己正在或者即将进入一个怎样的状态。
新生人口情况
目前大量的母婴渠道售卖的产品仍然以 0- 3 岁为主,因此出生人口数量下滑是母婴行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2022年出生人口呈下滑态势,部分下滑严重的区域,降幅达到了40%左右。从消费基础层面来说,对母婴行业有着相当大的挑战。
市场容量变化
再来看0- 3 岁宝宝的市场总容量。
按照需求测算,线下母婴市场下降比例为5. 54%,萎缩了247 亿左右。这意味着年收入在200万左右的门店中,大约2. 5 万家的销售额平均下降50%。5万家门店平均下降25%,10万家平均下降 12. 5%。
母婴门店变化
1、门店数量变化
经过总体测算,母婴门店数量比高峰期平均下滑 33% ,各地的幅度不同。四川、河南的实际门店数量比平均数据要高,广东、福建比平均数更低一些,每个区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看完总体数据,再来看母婴门店的平均月经营变化情况,2021 年和 2022 年数据对比,营业收入平均下降超过7%,和母婴门店总量的数据相吻合。
2、零售成本压力变化
(1)房租压力,在部分区域,房租压力有所下降,原因是区域大型连锁在扩张过程中溢价能力强,部分连锁实际房租压力在慢慢下降。
(2)人工成本的压力占比提升,部分区域在20%左右。普遍问题就是正在经营的品牌老化、经营意识老化、人工成本还在上升。
(3)今年母婴零售都在控制促销成本,门店通过精准的打折促销,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总体,没有特别大的曲线波动。
3、零售品类经营难度变化
母婴门店在品类架构中遇到一个普遍问题,4岁以上儿童没有匹配的商品。
儿童粉兴起确实激活了部分用户。第一波用户非常活跃。但是被激活的用户仅购买儿童粉,没有更多匹配的商品留住用户,可以激活,却无法持续。线下要选择 4- 6 岁儿童的匹配产品进行重新架构,这是比较大的挑战。
4、门店类型变化
2022年母婴门店分化比较严重。连锁集中度提高,同时 5 家以下的小型连锁和单店的占比也在上升。
一批新型门店出现,这类门店可以进行线上和线下的联动,建立之处就是社区社群的提货点,包括自己的线上直播统一。这种小型门店在社区里复制得非常快,成长的速度也非常快,抢占了很多的市场。目前这类门店虽然占比不多,但值得关注,因为抢占市场的速度很快。
5、门店直播内容
母婴门店直播中的主营品类基本与线下的主营品类一致。食品占比较高,接近百分之30%,更多的适合线上销售的产品,母婴门店没有做更多尝试。2022 年,母婴门店其实是被电商反推,被倒逼着做线上线下的融合,目前最常用的方式依旧是社群与小程序,这种融合也可能会使母婴门店丧失部分地缘优势。
母婴健康消费平台
除了新型门店涌现,传统门店也有很多选择。延伸业务范围,做一些服务项目的选择是其中之一。与去年不同,2022年很多人在转入到服务业时,选择的项目非常繁杂,涉及到餐饮、幼儿园、产后修复、月子中心等领域。
这也使得2022年就涌现出了很多母婴类的健康消费平台。这类平台采用资源共享的方式,将同业或异业资源打通。比如近期在网络上爆火的月子中心招募加盟店。大都是通过是小型的月子中心以偏低价服务的方式切入市场。
30 岁以上宝妈去月子中心的消费意愿更高,并且三孩的占比其实是越来越高的。所以市场对于月子中心的需求在不断爆发。
母婴渠道创新需求
无论是零售渠道亦或代理商都遇到了创新难题。
2022年,母婴渠道的创新需求排序,第一位是供应链效率优化。除此之外,母婴代理商的信息化进程同样堪忧。即便是国内市场电商相对发达,但母婴代理商实现信息化的总体比例还不高。能够做到业务与数据融合的代理商占比仅12%左右。
代理商选品变化
走访的过程当中,很多代理商希望品牌能和他们一起把市场做起来。比如品牌给予充足的广告营销、动销方案等等,但实际上,除了一线品牌和部分网红品牌能够投入大量的资源,大部分品牌很难满足代理商的需要。
另外,代理商在与品牌合作时更希望品牌尽量减少套路。
精品店遇到难题
2022年,精品店一样遇到难题。很多进口产品受到影响,除了供应链问题以外,部分网红品牌突然失去投资,从而影响到精品店的经营。投资型品牌进入到母婴行业势头猛,但是它本身缺乏造血能力。当这些投资性品牌退场后,会不会有新的品牌补充?
同时,精品店也面临着消费者变化的挑战。挑战包括90、95后的选品偏好从进口转向国产。另外很多消费者没有接受过精品店的服务,怎样吸引新客进店又是一大难题。
混沌之后是清明
2022年是混沌之年,但混沌之后是清明。新的秩序正在形成。面对行业的变化,有许多需要做的事情,比如维护消费者黏性、推动信息化进程、强调家庭整体服务等等。谁能适应新秩序,谁就能在未来更好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