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奶业低迷期后,牧场经历了奶价的跌宕起伏、环保严查,2019年末疫情又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奶价达到了历史高点,同时生产成本也节节攀升。如何更好的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如何在成本端创造更多价值?如何在供应链端赚更多的钱?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采购供应链那点事。
一、背景
自2020年疫情之后,牧场所需的各类大宗原料与粗饲料价格持续上涨,甚至出现进口物资紧缺、有价无市的状况,我们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主要如下:
1.原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上涨
豆粕、玉米等主要大宗原料价格上涨幅度超过50%以上,苜蓿草、燕麦草上涨幅度看似不高,但目前国内市场出现供需极度不平衡情况,现货价格较外盘价格高,且一草难求。
玉米期货价格走势图(2020.01-2021.06)
豆粕期货价格走势图(2020.01-2021.06)
2.物资紧缺造成的被动替代
受疫情影响,进口物资常常出现紧缺甚至断货状态,澳大利亚燕麦草因进口许可证原因,货源减少,进口苜蓿草受海运及疫情影响,供货数量减少。受国内奶源大力扩张影响,国外进口牛也是一牛难求。
3.行情好但赚钱少
奶价高时原料价格高,奶价低时原料价格还高,多数人关注点主要是:提高单产、加强管理、扩展牛群等。殊不知,每头奶牛都有极限,也许单产从9吨到11吨不难,11吨到12吨就要付出更多心血,12吨以上时如何维持产量是需要更多考虑的问题。管理精益化也可能矫枉过正,带来额外的管理成本,扩展牛群的资金投入不是小数目,投资回报率也是大家要考虑的问题,并不是每个牛场老板或公司都可以无限投入。
二、敲黑板划重点
在如今奶价时好时坏、原料价只高不低的时代,大家都在想如何赚钱,本文所讲不是从采购专业角度告诉大家如何分析市场、如何做成本模型、如何招标谈判、如何替代与应对等(后续做专业解读),而是站在公司经营者或牛场老板角度,除了日常关注的内容以外,如何关注成本端,从降低总成本的角度,通过简单的回眸,停下脚步的注视,给牧场带来意想不到的额外收益。
前通用电气(GE)董事长兼CEO 杰克韦尔奇曾说过:“在一个公司里,采购和销售是仅有的两个能够产生收入的部门,其他任何部门发生的都是管理费用。”换句话说,降低成本是公司提升利润水平的另一捷径。
三、主要概念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文内容,需要调整大家看待供应链、看待采购的角度和观点,才能更加全面与客观的关注成本,而非价格。
1.总成本概念
作为公司的管理者或决策层,一定要拥有更高的视角和更大的格局,而不单单关注冰山上的一角。采购人员降低价格很容易,但降低成本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能解决的事,它需要系统性思维和通盘规划的能力。
一个企业的管理费用如果降的不合理,另外其他几项成本费用都有可能会增加。总之,对于企业的高层来讲,今天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更像是在水池中按住多个葫芦和瓢;困难的是我们按下这个瓢,那个葫芦却起来了,甚至起来了更多的葫芦,顾此失彼。
2.供应商关系图谱
不论是集团公司或是个人老板,因为甲乙双方存在利益关系,往往大家的出发点更为谨慎,受甲方乙方的角色局限,很多时候甲方无法迈出更近的一步,导致的结果就是甲乙双方都没得到利益,而是供应链条上的其他第三方获利,比如物流商、上游供应商、外资生产商、融资方等。
甲方好比未出嫁的姑娘,乙方众多追求者中有屌丝也有高富帅,这时的甲方不光要火眼金睛,还要适当的给予乙方合适的机会展现自己,只要没步入婚姻殿堂(共同命运关系)都有选择的权利。一般的合作就像相亲过程,双方感觉对了就可以进一步约会,在不断磨合与接触过程中,双方加深了认识和了解,一直到最后步入婚姻殿堂(共同命运关系)。
3.卡拉杰克矩阵——不同的采购项目该如何应对
下面所示表格是采购工作中常见的表格,从供应风险与市场复杂性两个维度将采购项目进行分类和定位,这样将更加明确不同类型的采购项目如何进行处理,而不是一概而论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所有采购项目。
准确的分类和定位是合适的采购方法的前提,如果通过这样简单的分类与定位就能降低内耗与管理成本,何乐而不为?当然这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目标是要把以上核心的理念进行理解后,通过有效的合并组合,融会贯通,达到最终降低公司总成本的目标。
四、重点举措与方向
1.供应商关系管理
(1)如何看待供应商关系:这里讲的供应商关系并不是说采购人员跟供应商走得越近越好,而是甲乙双方在建立一定的互信与合作关系后,可以适当向前再迈进一步,深入了解,便于双方更多的互通有无,发挥更多的优势,这样我们才能知道所匹配的乙方到底是高富帅、潜力股还是穷屌丝,不同的角色会有不同的面对方法。不论哪种关系,我们还是要注重总成本,利润第一,不是压榨供应商利润,而是协同降低成本。
(2)关注角色转换:甲方与乙方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供需关系的变化,甲乙双方的地位也会发生转变。平时排队拜访的供应商,可能因为货物短缺,成了待价而沽的“屌丝逆袭”,在这样的情况下,甲方在乙方心中的地位则显得尤为重要。在与供应商关系的变化中,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定位,而不要总把自己认为是高傲的“白富美”。
2.开放与内控管理
(1)如何开放:想要在供应链端开放并深入合作,势必带来信息的开放。开放的内容可以在两方面:第一,甲方与乙方内部情况的更多展示与开放,寻找共同降本的机会点。第二,对潜在在供应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欢迎各方有识之士为企业发展助力添彩,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高富帅、潜力股参与到这种竞争中。
(2)如何内控:在开放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不单单是利益的增量,同时带来一定的管理风险,包括供应商替换风险、质量风险等,所以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内控管理。这里的内控管理主要以供应商管理、质量管理为主,如果公司的管理流程健全,只是加强执行即可,不会过多占用公司资源;如果管理流程不全,可以适时的增加内控管理流程,事半功倍,一举两得。
3.纵横捭阖 进退自如
(1)先讲战略再谈战术:很多采购人员在做工作规划时,只是站在某个点上看问题,常见降本策略围绕开发几家供应商、联合采购提高议价能力、主要原料替代、市场行情分析、成本模型分析、谈判策略筹划等,以上策略措施仅仅是围绕产品或站在单个项目的角度去看,可能在某个阶段有效,即使做到极致,也是在“术”上面的极致,没有将谋略加入其中。
(2)纵横捭阖,运筹帷幄:并不是我们的战术有问题,而是没有看到整个供应链的全貌,对产品及产业链的理解不够透彻,如果我们能围绕此产品,在纵向方面将上下游供应链、主要材料的原材料行情、上游供应商的上游行业、使用部门的用法用量和下游客户的下游客户了解清楚,同时了解横向的周边同行企业情况、国内同行情况国际同行情况,再大延展到畜牧行业、农业行业等宏观产业链,当我们拥有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全方位知晓产业链信息后,才能更加立体的看待我们所处的位置。信息越完整,越有助于我们做出更加有利的决策,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五、结语
因篇幅有限,未能全面展开介绍,只是抛砖引玉的给大家提供更多的视角来审视采购,审视供应链。随着行业发展及产业链的不断融合,牧场经营管理也将更加规范化、流程化、现代化,相应的供应链管理也将由以前的服务型、专职型,转化成战略型、综合型的供应链管理,这是可预见的总体发展趋势。如果我们能够先人一步发现其中的细微变化并做出相应调整,必将引领行业潮流,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来源:荷斯坦杂志